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热点聚焦-正文
然 玉:助学陷阱折射慈善供给不足
//m.auribault.com2015-08-28来源: 长江日报
分享到:更多

  坐落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的隆林县群山环绕、民风淳朴。但8月13日,一则媒体报道打破了这座偏远县城的平静:“百色助学网”创始人王杰披着公益外衣,将募捐款项部分或全部据为己有,且性侵多名中小学生的事件被曝光。当晚,王杰被警方带走。知情人士透露,“王杰很会挑学生,他侵犯的基本上都是一些山区最弱势家庭的孩子,他利用了她们的无知和无依无靠。”(8月27日《中国青年报》)

  多年之后,群山深处的罪恶,终于得以大白于天下。那段阴暗故事所带来的冲击,想必在很长时间内都难以消弭。如果说,绝对的“贫穷”是所有悲剧的开端;那么,似近实远的“希望”,则是另一个让人迷惘的念想。在山村孩子看来,王杰所提供的助学金,无疑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因为,这可以帮助他们支付求学的成本,从而继续维系“读书改变命运”的机会。尽管获取“助学金”可能会代价不菲,但终究“希望”令人着迷,以至于太多孩子选择屈从和就范——是接受屈辱,还是放弃希望,这实在是道太过残酷的选择题。

  王杰的“慈善网站”,针对特定地域,提供了一种稀缺的助学金资源。久而久之,这种“独家性”,也就成为一种现实的“支配权”。再加之,山村社会的信息封闭,以及对“权势者”的想象式畏惧,种种因素共同作用下,作恶者越发变得肆无忌惮。边缘化的深山中,相对简单的社会环境,使得人们缺乏起码的戒心与反抗的底气,却又有着异常保守的道德观与闲言碎语的热情,这种风俗特性注定了“卑劣的丑事,永远不易见光”。

  倘若山区不是那么贫穷闭塞,倘若有多一些慈善机构投身其中,所有的悲剧想必都不会发生了吧。王杰式的助学骗局,最核心的部分,便是利用了文明社会与深山社会的信息鸿沟,一边采取煽情化的叙事骗取外界捐款,一边威逼利诱迫使山里孩子屈服。由此,最显而易见的教训至少有两点:其一,对于打着慈善旗号的民间组织,亟待本着必要性原则加强审核和约束;其二,只有动员更多人参与公益事业中,才能避免“垄断式的慈善供给”造成密闭的伤害。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