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热点聚焦-正文
左中甫:“记得住乡愁”是城镇化的新标尺
//m.auribault.com2013-12-16来源: 南京日报
分享到:更多

    近日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城镇化“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记得住乡愁”的理念,是这次会议的一大亮点,也是媒体的关注重点。对如何让居民“记得住乡愁”,会议明确要求:在城市建设中“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在乡村建设时“注意保留村庄原始风貌,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一句话:要为人们更多保留对城市和乡村的记忆。

    人是有感情的动物,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容易烙刻记忆、倾注感情。心理学家早就发现,人类的乡愁有两个向度:在时间上指向既往,在空间上指向故乡。所谓乡愁,就是两者的叠加,它指的是人们对童年和故乡的追怀与找寻。要让人们“记得住乡愁”,就需要妥加保护城乡的风貌,留存记忆的肌理。

    在全世界范围内,“变”与“不变”,“立新”与“破旧”,始终是城镇化进程中无法回避的两对矛盾。近几十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作为后发国家,中国在城镇化、工业化两股车道上奋力追赶西方,在短时间里要走完西方国家几百年才完成的现代化之路。这种被学者比喻为“压缩饼干式”发展历程,在初期和中期更容易关注速度、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人的需要和感受、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延续,造成不少人在乡愁和文化的意义上无“家”可归。不分青红皂白大拆大建如此,一股脑让“农民上楼”亦如此。

    有位著名画家曾撰文提到,时隔半个世纪回巴黎,发现当年留学的学校变化不大,就连自己时常光顾的一家校外小酒馆,也在原地营业。这一发现,让年迈的画家很是感慨。数十年不变,可以理解为发展慢,也可以理解为另一种发展。这种发展,为人们安放记忆、找寻乡愁提供了保障。在城镇化的特定时期,这样的“不变”自有其价值和意义。

    从根本上讲,城镇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应是人,人构成了城镇化的核心与目的。小到一个村庄,大到一个城市,“日新月异”、“旧貌换新颜”当然值得称道,但这样的新如果目中无人,就应该引起反思。在城镇化进入新阶段后,就更应该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变,有所不变。不为,有时候也是有为,甚至是更有价值的作为。让居民“记得住乡愁”,不仅符合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也符合生态文明的要求。“记得住乡愁”,理应成为衡量城镇化建设水平与绩效的一把新标尺。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