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原创评论-正文
民营经济应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力军
张捷
//m.auribault.com 2016-04-12 来源: 中工网—《河南工人日报》
分享到: 更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经济从小到大、由弱至强,获得了巨大发展,在传统制造业和服务业领域已经占大半壁江山。但自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以来,民营经济面临着需求疲软、成本上升和资源环境约束收紧的困境,转型升级压力巨大。对于许多民营企业来说,放弃自己所熟悉的传统领域,进入未知领域,创新发展模式,实属“惊险的一跳”,因而难免犹豫彷徨。然而,危机中往往孕育着生机。如果说我国民营经济过去有依靠透支生态环境获得发展的情况的话,现在环境规制收紧,政府和民众要求企业为环境治理承担更大的责任,为生态修复提供更多的补偿,颇有一些要求问题学生“补课”的意味。对此,一些企业叫苦连天,认为这是“屋漏偏遇连夜雨”,一些地方政府也担心严格的环境规制将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殊不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治理将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商机。

  目前,水污染、雾霾、土壤污染、食品安全、气候变暖等生态环境问题已经危及每一个人的生存,政府出重拳治理,民众希望获得环境福祉而非有毒的GDP,这对于企业来说既构成挑战,又产生了一个巨大的市场和商业机会。例如,近年来随着“大气十条”“水十条”和新《环保法》的相继出台,节能环保产业成为一片投资热土,环保部估计“十三五”时期的环保市场空间在17万亿元。从源头保护、技术研发、基础设施建设、环保设备生产、运营管理、系统解决方案、监测、评估、核证等各种中介服务到绿色金融和生态环保产品交易,一个产业链融会贯通一、二、三次产业的大环保产业正在中国初露端倪。一些全球500强的跨国公司(如从事水处理的苏伊士公司和从事环境服务的威立雅公司等)已经抢滩中国环保市场,国内民营企业也有不少开始试水环保产业,这是一个令人鼓舞的现象。

  然而,与发达国家的环保产业相比,中国的环保产业还处在蹒跚学步的阶段,存在诸多不足。一是环保企业小而散,达不到规模经济。据环保部发布的数据,2012年年收入200万元以上的环境企业共2.98万家,总产值3.08万亿元,平均每家企业不到1.2亿元;环境服务企业规模更小,1700家企业只产生了约800亿元收入,1700家企业合在一起,还不及苏伊士和威立雅两家跨国公司的收入规模。二是市场的潜在需求仍有待开发。虽然随着环保规制的强化,国内企业的环保意识有所加强,但许多企业仍把环保投入视为一种能省则省的额外成本。由于地方政府执法不严,违规排放和“搭便车”的现象屡见不鲜,只有到企业把绿色发展视为其核心竞争力的阶段,中国环保产业的巨大市场需求才能真正涌流出来。三是政府、企业和市场的关系尚未理顺。近年来,政府为了加快环境治理步伐和减轻财政负担,通过PPP的形式鼓励民间资本进入环保投资领域。但由于环保在中国一直是被作为公共品来对待,价格受到政府的严格管制,市场机制残缺不全,加之立法滞后,民间资本进入环保产业后,往往发现该领域风险高、管制多、投资回收期长,从而令其或者望而却步,或者铩羽而归。中国要真正把环保作为一个新兴产业来发展,建立健全法律法规,确保投资者的应有权益,在确保市民知情权和选择权的情况下,让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等改革必不可少。

  尽管现实中存在诸多困难,但环保产业作为中国结构性改革的朝阳产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支柱产业,其发展前景依然不可限量。民营企业应当风物长宜放眼量,积极投身到环保产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中去。投资环保、押注绿色,不仅是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所在,更是民营企业进入新经济的“入场券”。长远来看,绿色发展理念不仅不会加重民营经济的负担,反而会让中国的民营经济脱胎换骨,强身健体,成为中国乃至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一支生力军。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