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 敏:弃“星”为哪般?
//m.auribault.com2014-10-22来源: 中工网—《辽宁职工报》分享到: | 更多 |
全国部分五星级酒店放弃星级资质的复审,从“五星”变“无星”。可是,正如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在商言商,五星酒店主动“弃星”,其反常经济行为的背后,却也提醒我们,反腐不能掉以轻心。
今年“弃星”的10家五星酒店,半数以上是当地政府的定点招待酒店。如果这些五星酒店因为主要支撑业务——公务消费的减少,而导致经营压力过大,转而主动调整市场战略,将目光投向更广大的普通消费者,俯下身段,降低价格,通过“弃星”实现由高端酒店向大众消费酒店的成功转型,或者放弃暴利,以更实惠的价格适应政府会务要求的转变,其实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市场起起落落,生意见机行事,本是常事。
可是,“弃星”后的酒店大多数并没有降价,仍维持高价经营。其原因耐人寻味。很显然,五星酒店“弃星”的低调背后,并非是想转型,而是想着换个马甲,继续抱公务消费的大腿。但这种算盘恐怕难以实现,所谓此一时彼一时也。随着“八项规定”和“反四风”的强力推进,中央反腐决心坚定。靠公务行为支撑的高档消费市场必然无法长久。而且,在犹豫与观望期结束后,官员也不敢顶风作案,明知“无星”后是高档消费仍心存侥幸,拿自己的位子和帽子冒险。中央和地方一个接一个的制度和条例正为各种公务消费戴上“紧箍咒”。不仅要求会议“瘦身”,能不开的会就尽量不开,能开电话会议的就开电话会议;对于会议、差旅费用的管理也日益细化和公开。以往那种一张会议费发票可以把什么消费都包进去的情况,已是难以为继了。
所以,对于曾把“三公”消费作为主要目标群体的五星酒店和其他高档消费而言,与想费尽心思打政策的擦边球,不如多想想看,如何用价格和服务赢得更多的消费者,不把“三公”消费当成唯一的稻草,而是顺应市场需求,重新定位,方是华丽转身之上策。
编辑: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