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是“大国工匠”摇篮
奚旭初
//m.auribault.com
2016-04-05
来源: 中工网—《劳动午报》
分享到: | 更多 |
南京市21所职业院校与632家企业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毕业生直接到“下单”企业入职。统计显示,中高职学生就业率在98%以上,起薪超3000元。(4月4日《新华日报》)
职校生不仅走俏职场,还有很好的薪情。在商言商,企业聘人要讲成本,算产出,心甘情愿下“订单”聘职校生,并且给出不错的薪情,是认定了这个“买卖”划算才干的。这说明经过实践与鉴别,社会对人才的认识深化了。职业学校的毕业生是“高端蓝领”──学校的专业设置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直接对接市场需求,毕业生进入企业就能独当一面,在企业眼中当然是人才。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高素质的劳动者,正是人格化的“第一生产力”。有“工业强国”之称的德国,从“奔驰”汽车到“磁悬浮”列车,从西门子电器到日常生活用品,无不显示出其精湛的技艺和高超的质量,而这与德国拥有系统、完备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能培养大批“德国工匠”有因果关系。今天“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亟须大批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的“中国工匠”,而中国的职业院校也正是“中国工匠”的摇篮。
让“中国工匠”如雨后春笋,也离不开家庭的认同。在不少国家,许多家长听到孩子说将来想当技工时,会以孩子想当技工是好消息?这或许也从一个侧面凸现了我们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间的差距。
编辑:周文
培养“大国工匠”,从制度设计上发力2015-07-30 |
培养“大国工匠”,从制度设计上发力2015-07-30 |
培养“大国工匠”,从制度设计上发力2015-07-30 |
王东阳:制造强国需要能工巧匠2015-08-21 |
中国制造呼唤更多技能“金牌”2015-08-24 |
造得出高铁造不好马桶盖?2015-11-11 |
让职业教育铸造更多“大国工匠”2016-03-04 |
“工匠精神”其实很“亲民”2016-03-10 |
工匠精神要从培养劳动习惯做起2016-03-10 |
工匠精神要从培养劳动习惯做起2016-03-18 |
关于中工网|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957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