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学生会干事变成干部、共青团员“眨眼”成了共产党员、短期培训说成名校毕业……正值高校就业季,类似的简历造假、文凭“注水”,在一些高校毕业生求职中已成了公开的秘密,甚至出现比拼造假现象。这种不良风气的蔓延,不仅提高用人单位招聘成本,而且严重危害社会公平正义。(1月6日《西安晚报》)
说这个社会是一个浮躁的社会,恐怕没人反对。不然,贾平凹也不会以《浮躁》为自己的小说命名。浮躁表现在大学生就业应聘上面,就是简历装扮“高大上”。但是若问这种风气缘何而来,乃至有了蔓延之势,却与用人单位扭曲的人才观,有着或多或少的关联。
举例来说,有的学生明明是共青团员,却偏偏写成共产党员,这种对政治面貌的拔高,完全是自我贴金,但贴金的目的,自然是为了迎合用人单位的偏好。本来,用人单位应以岗位条件对应应聘者个人能力,你要会计,就毋需他是经济博士;你要文员,也未必需要头顶桂冠。可你偏偏忽略基本条件,用一些似是而非的优势,自己糊弄自己。结果,助长人家过度包装。
再比如,有的单位特别看重工作经验,不愿向刚毕业的大学生敞开大门,于是有的学生就将实习经历包装成工作经历,职务、业绩样样不落。可你也不想想,没有经历哪来经验?都像这么干,大学生只能去喝西北风了。
所以笔者认为,有时候应聘者的某种造假,也是一种无奈之举。他要工作,他要生存,在严峻的现实面前,在扭曲的人才观、价值观面前,妥协——放弃自尊迎合职场,也是一种无奈地选择。甚至可以看做是对于世俗价值判断的反动。
这样说来,扭转造假不正之风,除了对造假行为进行围剿,也要改变用人理念,唯才是举、唯贤任用,那些文凭、资历、光环,顶多用作参考,不能成为否定条件,更不应以相貌、身高、地域、年龄、性别等等歧视,拒人于千里之外。如是,就不会出现“吴王好剑客,百姓多创瘢;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的情形。
劳动话题:“高学历用人”观当扭转2013-12-03 |
劳动话题:“高学历用人”观当扭转2013-12-03 |
李壹观:自我矮化可以休矣2014-12-02 |
潘 跃:鲁班锁能带来职校逆袭吗2015-02-05 |
何勇海:大学保卫处招博士是“大材小用”2015-04-22 |
新华网:简历注水与招而不聘2009-04-16 |
新民晚报:“招而不聘”的背后2009-04-13 |
宋 潇:毕业生简历“注水”令谁蒙羞?2016-01-06 |
长 雒:简历“吹牛”背后是怎样的造假心态2016-01-07 |
新民晚报:“招而不聘”的背后2009-04-1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