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工人日报评论库-正文
【文化言论】用中国元素诠释文化自信
欧阳
//m.auribault.com 2016-09-05 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 更多

  在新近举行的首届上海艾萨克·斯特恩国际小提琴比赛上,有心人注意到,国际大赛纳入了中国元素:中国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是半决赛的规定曲目。这不仅是创举,用比赛组委会主任余隆的话来说意味更加明确:“全球顶级赛事中第一次有了中国作品,……是文化自信的体现。”

  的确,用中国元素的作品诠释我们的文化自信无疑更有意义。

  说到文化自信,国人会很自然地想到屹立世界文明之林的中华文化,她繁荣、繁衍,拥有绵延数千年的文化源流——我们有理由,也有资本自豪。因之,很多人在讲述文化自信的话语中,都将视野投向传统,这本身当然没有问题,但作为“自信”的主体,仅仅着眼于过去显然是不够的:必须立足当下、放眼未来。

  回视、想到令人骄傲的传统文化虽然映射出了文化基因的生命力,展现了生机勃勃、连续不断的文化脉动,但客观说,只是仅有过去的光芒是不足以铺陈文化自信的,在心理上,“留恋”过去很多时候都是因为昔日辉煌、现在暗淡的失落记忆。

  真正的自信是立足于进行时的,而不是回忆过去时态。自豪于世界之林的文明、文化从来就不是僵化的,而应该是发展的,是在发展中趋向完善的。带着昔日的风采,我们知道从哪里来,要探寻未来的方向,我们还需明确向何处去。

  另一方面,文明、文化价值理念不是抽象的,不是空泛的说词,它需要有具体的象征符号。要诠释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不说空洞的口号,即便是理论建构的大厦,如果没有具体的构成原子,也容易沦为梦幻的说词。文化自信必须有形而下的代表标识。

  这些年经济跃升,国力日趋强盛,但作为文明、文化的典型标识元素——审美、价值体系的扬弃和建构,也就是文化的自信,实事求是地说,尚未获得与经济地位同等的声誉。其中的缘由,一方面是在过去的时光里,立基于自身、面向世界的价值观念梳理确有不足,另一方面则有可能是,我们在宏大层面着力宣讲的同时,对微观叙事,比如表达生活理念、族群价值的具体元素欠缺理性的阐述,而这些,都需要个性化的、组成集合体的个体成分来表达,像一部小说、一支乐曲、一幅画,等等。

  文化的自信,或者说价值观的认同不是孤立的,更不是闭门自持的孤芳自赏。它需要不同文化体之间的交流,进而消除歧义相互理解,最终走向共识。在此基础上自信才能够成立,没有认同,自信无疑是自欺的妄自尊大。从这个角度出发,泛泛的语义(思想标签)表述,决然不如具体鲜活的价值载体——如有声有色的影像作品——细润无声地润泽更容易影响广泛的受众,更能达成不同文化体之间的互敬和交融。

  中华民族,无论是主观的视野,像本尼迪克特·安德森定义的“想象的共同体”,还是客观的地域、血缘、种族的融合,甚至是语义(不是语言)、文化、道德释读,文明同源,价值同构,作为一个文化整体,更需要向世界呈现我们的自信。

  然而在我们勇于表达自信的同时,还要善于表达自信。

  “协奏曲”源于西方,但并非必须贴上西方标签的“玩偶”,即便是“古典音乐”也是超越国界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既承续了“西方”的音乐传统,又圆融了西洋乐器的技法,更重要的是它有鲜明的、纯粹的中国元素,作为人类的共同财富,《梁山伯与祝英台》不只是很好地诠释了音乐这门艺术,更重要的是,它以自身的杰出,充分展示了华夏文化的自信。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作为不需要翻译的语言,这部充满中国元素的协奏曲,赢得不同文化体系的欢迎。新生代的国际小提琴大师文格洛夫(Maxim Vengerov)、沙汉姆(Gil Shaham)演奏全本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就是很好的说明,这也是文化自信的他者证明。同样的道理,像科幻小说《三体》,其承载的信息量,完全超越了小说,甚至是文学的领域。

  总之,华夏文化的自信需要表达,也应该展示。但比较起一般的叙说、抽象的阐述,我们更需要富含中国元素、具体生动的作品来诠释。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