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据《工人日报》1月26日报道,安徽省芜湖市总工会目前正在做一项覆盖全市范围的工会“大数据”采集、整理、分析和应用工作。尽管这项工作仍然处于早期打基础阶段,数据到现在为止还不够“大”,“大数据”的应用方案仍然有待完善,但芜湖的做法有一个难得的亮点值得称道,即始终坚持“问题导向”。
梳理芜湖市总工会的主要做法不难看出,一是充分考虑到工会所能所责所为,不大包大揽,不包治百病;二是瞄准职工所求所需所盼,精准服务职工,充分发挥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
若干年前,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马云说,“大家还没搞清PC时代的时候,移动互联网来了;还没搞清楚移动互联网的时候,大数据时代来了。”有人模仿马云的话说,大家还没搞清楚大数据的时候,各种“大数据+”就来了。
在言必称“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的信息化时代,似乎凡事都能与这些名词扯上一些关系。微信朋友圈里一幅老大爷“互联网+烤红薯”的画面流传颇广,据说是扫描二维码微信支付烤红薯受年轻人热捧。只是不知道,面色黝黑、仍然用着传统的“大油桶”烘烤着红薯的老大爷,他的生意到底有没有因此而红火起来。
科学技术能给人类带来进步,这是毋庸置疑的。但只要用上技术就一定能够进步?这是有必要打上问号的。就工会工作而言,有人以为,只要建一个网站就是“互联网+”了,只要发一张会员卡就是“信息化”了,只要把这些信息写入电脑,就是“大数据”,就可以“云计算”了。
事实上,“官言官语”的网站很可能会淹没在浩如烟海的信息海洋中成为被人遗忘的角落,没有多少实惠和实用功能的会员卡很有可能被丢弃在抽屉里成为一张可怜的“僵尸卡”,而停留于电脑文档中的“大数据”很有可能仅仅成为纸质材料的数字版。
借助现代技术推动工作创新,有一个必要的前提,即要明白用技术解决什么现实中的问题。
具体到工会工作,就是以遇到的实际问题为导向,以职工的困难和需求倒逼“大数据”开发和运用。比如,困难职工材料申报程序是否有效率低下的问题,是否有“应帮未帮”的现象?年轻职工的精神文化需求与老一代职工有什么异同?求职者的职业素质、求职意向与社会上的职业需求现状有什么样的结构性问题?社会对工会工作的认可度如何、原因是什么?
凡此种种,如果能够利用各种“大数据”来分析和研判,效率一定会大大提高,服务也必然能更加精准。芜湖市总利用“大数据”,在特困职工帮扶中的人员筛选、认定过程中,就大大提高了效率。
与此同时,在分析、研判乃至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又可以形成新的数据。这些数据不仅可以充实工会“大数据”,还可以进一步充实社会“大数据”,成为党和政府决策的依据之一。在某种程度上,这也可以说是工会桥梁纽带作用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一种新的呈现方式。
全国总工会就全总改革试点答记者问时曾指出,“适应‘互联网+’发展,打造全国工会系统服务职工网络载体,建立全国统一的工会工作和会员信息基础数据库。”同时要求,“工会干部要提高运用新媒体能力,更直接地与职工群众在网上交流互动。”
可以说,适应“互联网+”时代,建设和应用好工会“大数据”乃大势所趋、职工所盼。只不过,各地在推进这项工作时切不可急功近利、照猫画虎,而应该像中央深改组通过《全国总工会改革试点方案》会议中所指出的,“针对突出问题,对症下药,标本兼治,积极创造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类似芜湖这样的探索,多多益善。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