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之治@文化解码】文化认同:增强国家凝聚力的重要举措-中工理论-中工网
首页 学习 时政 看点 工事 全总 工会 评论 权益 视频 财经 企业 就业 民生 国际 军事 理论 汽车 健康 人物 书画 摄影 旅行 文化 公益 教育 娱乐 体育

中工理论

今日关注

【中国之治@文化解码】文化认同:增强国家凝聚力的重要举措

卫灵
2020-12-31 14:06:54  来源: 《人民论坛》杂志

  文化认同是一种身份的构建和归属,反映了一种共同体意识,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也是一个民族国家富有凝聚力的保障。增强文化认同是提升国家竞争力、增强软实力所不可缺少的。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成为世界瞩目的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硬实力迅速上升,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但是相对于改革开放以来迅速崛起的硬实力而言,有着几千年文明史的中国软实力,却远没有体现出应有的国际竞争力。我国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没有得以充分发挥。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不失时机地提出了,“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全会指出了文化强国的大背景和紧迫性: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党的十八大继续倡导提高文化软实力,扩大文化领域的对外开放程度,以跟上我国其他领域的快速发展。为此,构建和加强中华文化认同更显得尤为重要。

  文化认同是建设文化强国的根基和关键。中国是世界第一的人口大国,有56个民族,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走文化强国之路,就要实现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文化认同的核心是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价值认同。一个国家离开了文化的支撑,即使有再繁荣的经济,其强国地位也难以巩固。曾经作为超级大国的苏联的历程就是一面“镜子”。当一个国家没有构建起对共同体的文化认同感,甚至存在对共同体文化的排斥力量,国家便孕育着巨大的分裂危机,这是动摇国家实力基础的最大隐患。文化的力量既可以使人团结,又可以使人分离。一个国家一定要把握和运用好民族文化认同下的凝聚力,防范和避免非认同下的离心力。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国家稳定之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以及对中华文化的高度认同。

  增强文化认同是促进海峡两岸和平统一的基石。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两岸同胞一家亲,谁也不能割断我们的血脉。两岸同胞一家亲,根植于同胞共同的血脉和精神,扎根于我们共同的历史和文化。”这句话深刻阐释了文化认同对于炎黄子孙一家亲的纽带意义。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两岸关系存在的很多问题一时难以解决,但我们有着共同的血脉、共同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绵延两千多年的历史进程,经历了先秦诸子百家、两汉经学、魏晋南北朝玄学、隋唐儒释道、宋明理学等一个个发展时期。尽管台湾和大陆的社会政治制度不同,但是两岸文化同源。多少年来,台湾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文明史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同大陆在语言文字、儒家思想、社会伦理、民间宗教信仰、民族传统习俗等方面相通相连。中华传统文化在不同的地域薪火相传、相辅相成。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构建,在促进海峡两岸统一工作中将发挥积极作用。兄弟同心,其利断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可能始终停留在国土分裂的状态下,祖国的和平统一离不开两岸同胞的携手努力。

  文化认同是发挥华人华侨重要桥梁作用的保障。在世界各地的华人华侨,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播的重要桥梁,也是国家建设的重要资源。很多人回到中国投资建企业,参加国内的科研开发和经济建设,投身慈善公益活动,进行双边文化交流,充当着建设者和传播使者的角色,发挥着桥梁作用。华人华侨对中华传统文化有很深的情结,视中国的崛起为骄傲,以中国的强盛为后盾,在当前“一带一路”建设中,华侨华人在沿线国家又是推动建设的重要力量,将发挥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在新时代要重视华侨华人的作用,和他们一起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使沿线国家更好地了解中国,正确认识中国。

(作者系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导)

编辑: 张苇柠

书评书讯

工运前沿

  • 【观点撷英】推动劳模创新工作室更好发挥作用

    12月19日,首届劳模创新工作室论坛在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举行。论坛上,多位负责创建和运行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劳模和企业代表,总结分析了劳模创新工作室在创新创造为企业增效和提供人才保障中发挥的积极作用,以及当下面临的问题。

  • 【工作研究】工会引领社会组织提升服务水平的思考

    工会在加强对劳动领域社会组织的政治引领、示范带动和联系服务过程中,要主动作为,探索共建共联的有效路径,围绕职工所需,融入社会综合治理体系,发挥作用,实现服务水平提升。

  • 【热点思考】构建“共享+工会”工作机制的建议

    “共享+工会”工作机制借助云平台与大数据技术,以智慧工会平台为中心,把众多企业、工会与职工聚合在一起,发挥服务共享低成本、优势互补高效率的优势,让工会服务更为人性化。

  • 弘扬“三个精神” 铸就大国重器

    中国航发将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以劳动圆梦,以奋斗启航,勤于创造、勇于奋斗,奋力走好航空发动机自主研发新征程,创造新的业绩、铸就大国重器。

专家学者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