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公共卫生科研攻关体系和能力建设-中工理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 时政 评论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企业 工会 维权 就业 论坛 博客 理论 人物 网视 图画 体育 汽车 文化 书画 教育 读书 娱乐 旅游 绿色 城建 社区 打工
RSS

理论

科技

加强公共卫生科研攻关体系和能力建设

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
2020-04-20 07:09:50  来源: 光明日报

  近日,工作人员在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新冠疫苗生产基地质量检定部门对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样品进行杂质检测。 新华社发

  中国抗疫医疗专家组专家在老挝南部占巴塞省调研,进行合作抗疫。新华社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同疾病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学技术,人类战胜大灾大疫离不开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他强调,生命安全和生物安全领域的重大科技成果也是国之重器,疫病防控和公共卫生应急体系是国家战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必须加快公共卫生科研攻关体系和能力建设,增强公共卫生领域战略科技力量和战略储备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同疾病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学技术,人类战胜大灾大疫离不开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他强调,生命安全和生物安全领域的重大科技成果也是国之重器,疫病防控和公共卫生应急体系是国家战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必须加快公共卫生科研攻关体系和能力建设,增强公共卫生领域战略科技力量和战略储备能力。

  1、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

  习近平总书记在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实践时指出:“我们坚持党对科技事业的领导,健全党对科技工作的领导体制,发挥党的领导政治优势,深化对创新发展规律、科技管理规律、人才成长规律的认识,抓重大、抓尖端、抓基础,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政治保证。”疫病防控和公共卫生领域的科技创新事关人民生命健康、国家安全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并将党的领导体现到疫病防控和公共卫生应急体系相关体制机制的设计、安排、运行之中。公共卫生科研攻关要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落脚点,把惠民、利民、富民、改善民生作为重要方向。广大科研工作者要紧紧依靠群众,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中汲取科研动力,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2、树立正确导向,强化科学思维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对科技创新提出一系列新要求、新部署,树立了科技创新的正确导向,为推进公共卫生科研攻关体系和能力建设指明了方向。公共卫生科研攻关具有很强的专业性,要强化科学思维,建立决策、咨询、执行、评价、监管等各环节职责清晰、协调衔接的公共卫生科研攻关体系,确保在出现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先进技术和机制能够切实发挥作用。

  以解决国家和人民实际问题为导向,实施科研评价评估体系改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改革科技评价制度,建立以科技创新质量、贡献、绩效为导向的分类评价体系,正确评价科技创新成果的科学价值、技术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强化科研攻关支撑和服务前方一线救治的部署,坚持临床研究和临床救治协同,让科研成果更多向临床一线倾斜”。集中力量解决国家重大科技需求,需要配套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的科研评价评估体系。科研主管部门和科研单位需要坚定改革决心,树立正确评价导向,制定相关意见措施,推动科研评价评估体系改革向纵深发展,引导和激励广大科研工作者围绕临床救治和药物、疫苗研发、检测技术和产品、病毒病原学和流行病学、动物模型构建等国家重大科研需求和布局开展有科学价值的基础研究和有实际效果的应用研究。

  树立底线意识,全方位全周期确保国家公共卫生安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重大传染病和生物安全风险是事关国家安全和发展、事关社会大局稳定的重大风险挑战。我国是一个有着14亿多人口的大国,防范化解重大疫情和重大突发公共卫生风险,始终是须臾不可放松的大事。因此,必须坚持平时和战时结合、预防和应急结合、科研和救治防控结合,从事前、事中、事后三方面加强公共卫生科研攻关体系和能力建设。事前要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战略谋划和前瞻布局,完善疫情防控预警预测机制和监控网络,确保疫苗安全并建立国家疫苗储备制度,加大前沿技术攻关和尖端人才培养力度,研究建立疫情蔓延进入紧急状态后的科研攻关等方面指挥、行动、保障体系,提高体系化对抗能力和水平;事中应迅速启动应急行动指南,及时更新情报并采取动态举措,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开展流行病学和溯源调查,为快速扭转疫情形势提供技术和舆论支撑;事后要总结经验教训,迭代更新应急管理体系、方法和技术,为有可能出现的常态化防控工作做好更周全的准备。

1 2 共2页

编辑: 迟语洋

书库

工运

  • 【工作研究】工会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路径思考

    工会作为部分公共职能的承担者,要在深入调查职工状况和生活需求基础上,科学论证、精准施策,引导社会组织和中介机构参与深化改革,力所能及为广大职工提供公共服务和改革产品,为实现我国高质量发展凝聚起职工的智慧和力量。

  • 【热点思考】以新基建为契机助推就业结构升级

    新基建领域的大规模投资,将使我国的经济结构转型升级速度加快,也会带动就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有必要进一步加大就业优先政策的实施力度。在加大投资新基建的同时,推动扩大就业和就业结构的优化。增强劳动力市场应对重大外部冲击的韧性,努力使劳动力市场适应经济形势的变化与新技术的发展。

  • 【前沿观察】平台从业人员超时工作问题应引起重视

    按照正常的8小时工作制、一周5天的方式计算,比较正常的时间范围是每周工作40小时以内。

  • 【工作研究】工会在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中的作用思考

    当前,各级工会必须切实按照党中央的决策部署,汇集力量开展疫情防控,全力以赴推动复工复产,搭建平台帮助稳定就业,健全机制做好权益维护,提供保障实施精准服务,团结动员广大职工为夺取疫情防控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双胜利发挥积极作用。

访谈

文献

  • 周恩来与南方局干部教育

    从1939年开始,周恩来领导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重庆红岩开展了8年工作。在这段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时期,周恩来特别重视干部教育工作,其间举办了党员干部训练班开展党性教育,干部在红岩村的学习蔚然成风。

  • 伟大的跨越:西藏民主改革60年

    一、黑暗的封建农奴制度三、彻底废除封建农奴制十、西藏发展进入新时代2019年是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按中国传统文化习俗,六十年一甲子,是值得纪念的日子。六十年前的民主改革,对西藏地方和西藏各族人民而言,是一次新生,意义非同寻常。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本站地图|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