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老科技工作者的智慧-中工理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 时政 评论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企业 工会 维权 就业 论坛 博客 理论 人物 网视 图画 体育 汽车 文化 书画 教育 读书 娱乐 旅游 绿色 城建 社区 打工
RSS

理论

科技

发挥老科技工作者的智慧

朱正昌 张体勤
2019-12-19 07:30:17  来源: 光明日报

  2.调查显示:六成以上老科技工作者渴望继续发挥余热,实现“老有所为”

  老科技工作者退休前从事的工作专业性强,对知识能力的要求高,工作经历可帮助他们较为准确地认知和评价自身拥有何种类型层次的知识能力、可以利用其知识能力完成什么样工作任务、取得怎样的工作成效等状况。总体来看,老科技工作者普遍具有较高的学历层次和专业技术等级,在科技相关领域取得了一定成就,并且经常接触专业领域的前沿理论和知识,他们对自身知识能力的评价一般比较客观和正面,对其利用知识能力完成工作任务拥有足够的信心信念,这些都体现了他们对自身知识能力较高的认同度。调查表明,87%的老科技工作者认同或基本认同“我能冷静地面对困难,因为我信赖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

  老科技工作者长期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和相关管理工作,在理论研究、技术创新、实践应用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科技发展规律和专业事务拥有较为深刻的见解、较为突出的预见性和较为综合的思考把握,解决工作中各种难题的方式方法灵活多样、技巧娴熟、智慧高超。调查显示,75%的老科技工作者认同或基本认同“以我的才智,我能应付意料之外的情况”,超过80%的老科技工作者认同或基本认同“面对难题或麻烦时,我通常能找到多个解决方法”。正是基于对自身经验智慧的认同,许多老专家退休后仍保持着相当程度的工作热情和创新活力。

  老科技工作者大多数都经历了相对艰苦的学习、成长和工作环境,对长期从事的工作和所奉献的事业具有较高的认可度、依赖度、承诺度与满意度,他们普遍思想政治觉悟较高,顾大局、识大体,工作责任意识强,工作作风认真细致、扎实严谨,同时具有高尚品格、奉献精神和进取精神,这些都体现了他们对自身工作态度有较高的认同度。以工作满意度为例,调查发现,87%的老科技工作者对退休前的工作本身比较满意或非常满意,83%的老科技工作者对退休前的工作单位比较满意或非常满意;退休后仍在工作的老科技工作者中,有74%表示对目前的工作状况比较满意或非常满意。

  尽管达到或超过了退休年龄,但并不意味着老科技工作者的职业生命周期已经结束,他们积累了丰厚的人力资本,开发效用很大,许多老科技工作者非常渴望通过合适的机会和平台实现“老有所为”,继续发挥余热,继续充实自我、发展进步,这体现了老科技工作者对自身工作意愿的认同。调查显示,67%的老科技工作者表示非常愿意或比较愿意“退休后继续发挥作用,为社会作贡献”;68%的老科技工作者表示比较愿意或非常愿意继续学习。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提高和医疗条件的改善,包括老科技工作者在内的老年人才群体的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平均预期寿命显著延长,许多老科技工作者对自身身体条件和生活状况更加满意、更有信心,这为他们继续发挥作用提供了现实基础和身体保障。调查显示,对于自己目前的身体状况,66%的老科技工作者评价比较健康或非常健康;对于目前的生活状况,88%的老科技工作者评价比较满意或非常满意。

  3.科研、教学、医疗、科普等方面老科技工作者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老科技工作者可直接参与科研、教学、医疗服务、技术研发与应用等专业技术相关工作,并由此促成大量高水平成果和可观的经济社会效益的产生。大量医务工作者特别是医术高超、德高望重的专家医师,退休后通过返聘、续聘等方式继续工作在医疗一线,为病患者提供高水准医疗服务,获得广泛赞誉;许多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的专家学者,退休后仍活跃于科研、教学领域,或组织参与申报重大重点科研项目、发表高水平论文、出版学术专著,或组织参与以德树人、教书育人,在业界学界产生了较大影响;不少高级工程技术人员,退休后自主创业,或在企业中研发完成了大量新技术、新产品,获得了市场认可和好评。

  许多老科技工作者在科学技术领域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影响力,对科学技术工作的规律具有深刻认知和准确把握,是宝贵的智囊群体,是有关职能部门和组织制定科技政策、推进科技决策的重要征询对象。相当一部分老专家、老教授被选举或推荐为各级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可代表老科技工作者提出科技工作相关建议或议案;相当一部分知名专家教授,作为评审评估专家,参加科研课题评审、技术成果鉴定、技术标准制定等活动,同样体现了其科技决策咨询价值。课题调查发现,老科技工作者中20%通过“参与建言献策”、14%通过“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8%通过“为政府部门等提供科技咨询服务”等方式继续发挥作用。

  老科技工作者作为老专家学者,可充分利用其知识、经验、优良品行和人格魅力,通过言传身教发挥传帮带作用,为青年科技人才提供指导和帮助,助力促进青年人才健康成长。许多老科技工作者作为博士生和硕士生导师,为培养研究生花费了大量的心血,指导学生在品德修养、理论基础、专业能力、工作态度、研究思维、研究方法与发展路径等方面打下坚实基础,帮助学生完成高水平科研成果并无缝隙对接社会人才需求;许多老科技工作者作为工作团队的带头人,继续发挥在工作中认真负责、扎实严谨、敬业奉献的作风,通过对年轻人才潜移默化的关心指导,帮助年轻人才少走弯路、快速成长。调查显示,老科技工作者退休后通过“教育培训”继续发挥作用的人数最多,占调查总体的32%。

  老科技工作者长期接受党和国家的教育培养,不少还是优秀党员、劳动模范等先进人物,他们普遍爱党爱国,对国家实现发展战略目标具有坚定的信心。调查表明,86%的受调查老科技工作者比较关注或非常关注国家大政方针。许多老科技工作者将一生钟爱的事业作为人生目标和价值体现,对事业、对组织有极高的忠诚度,他们具有坚定的信念、高尚的情操和持续奋斗的精神。

  科普宣传是向社会公众普及科学知识、推广科学技术的应用、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的社会教育活动,其公益性和有效性要求需要权威人士现身说法并进行通俗易懂的宣讲宣传,老科技工作者已成为我国科普宣传教育的重要力量,他们拥有的丰富经验、公认的身份地位和突出的成就业绩均有利于社会公众接受科技文化知识。科普宣教活动方式较为轻松灵活,对参与者的精力、体力、时间要求相对宽松,也比较适合老科技工作者利用闲暇时间参与其中。调查显示,老科技工作者在退休后参加科普宣传的比例相对较高,占调查总体的18%。

  (作者:朱正昌,系山东省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会长、山东大学研究员;张体勤,系山东省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副会长、山东财经大学教授)

1 2 共2页

编辑: 迟语洋

书库

工运

  • 让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走在前列

    党中央明确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定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点题、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健全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统筹城乡民生保障制度等改革的重要内容。我们坚持党的领导,注重试点先行先试,统筹各方协同发力,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不断走深走实。

  • 及时回应网民关切 走好网上群众路线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创新互联网时代群众工作机制,始终做到为了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引领群众,深入群众、深入基层。健全联系广泛、服务群众的群团工作体系,推动人民团体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把各自联系的群众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

  • 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繁荣先进文化

    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离不开职工群众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要充分发掘广大职工群众的文化自觉,让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成为广泛的社会共识,通过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实现人生价值。要通过一系列制度鼓励全社会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凝聚起投身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强大精神动力。

  • 牢记初心使命 开创工会工作新局面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根本动力。工会作为党领导下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要始终以党的初心为自己初心,以党的使命为自己使命,以践行党的初心使命为根本动力,不断开创新时代党的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新局面。

访谈

文献

  • 周恩来与南方局干部教育

    从1939年开始,周恩来领导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重庆红岩开展了8年工作。在这段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时期,周恩来特别重视干部教育工作,其间举办了党员干部训练班开展党性教育,干部在红岩村的学习蔚然成风。

  • 伟大的跨越:西藏民主改革60年

    一、黑暗的封建农奴制度三、彻底废除封建农奴制十、西藏发展进入新时代2019年是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按中国传统文化习俗,六十年一甲子,是值得纪念的日子。六十年前的民主改革,对西藏地方和西藏各族人民而言,是一次新生,意义非同寻常。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本站地图|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