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度人类社会发展十大科学问题发布-中工理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 时政 评论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企业 工会 维权 就业 论坛 博客 理论 人物 网视 图画 体育 汽车 文化 书画 教育 读书 娱乐 旅游 绿色 城建 社区 打工
RSS

理论

科技

2019年度人类社会发展十大科学问题发布

2019-10-21 09:27:47  来源: 经济日报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正在加速演进。与此同时,世界也面临着全球气候变化、能源资源短缺、粮食和食品安全、网络信息安全、生态环境污染、重大自然灾害、传染性疾病和贫困等一系列风险挑战,需要人类继续采取有效行动,改善人类可持续发展困境。

  日前,首届世界科技与发展论坛发布了“2019年度人类社会发展十大科学问题”,遴选领域围绕联合国《变革我们的世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的17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目标,根据Sopus数据库相关科学研究热门关键词的检索结果,由国内外知名期刊的编委和高端战略科学家反复讨论、不断碰撞、深入凝练提出候选问题,并通过广泛的网络评选,经中国科协九届常委会学术交流专门委员会终审确定。

  这十大科学问题分别来自健康、环境、能源三大领域,聚焦人类可持续发展中最迫切、最基本、最具挑战性的需求:

  一、如何预防并阻断新发传染病的大规模流行?应对区域性、全球性疾病的大流行,特别是严重流感大流行成为人类社会亟待解决的世界性难题之一。明确重要病毒性疾病发生发展的病原学、感染及免疫学分子机理,为感染性疾病防治提供新理论和新靶标,并据此研发特异性疫苗和治疗药物,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二、社会变迁对人的身心健康有哪些影响?随着全球范围内科技的快速进步、经济的持续增长以及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类生存的自然和社会环境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如此广泛和深远的变化对人的身心健康产生了重大影响,困扰人们身心健康的问题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新的身心健康问题亟待深入研究。

  三、能否对未来人类疾病做出准确而全面的预测?随着城市化和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诸如心脑血管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恶性肿瘤、中风、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病率迅速上升。如何利用医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挖掘出其内在的重要信息,对隐患的疾病做出预测诊断,从而让病患得以预防或提前医治,具有重大意义。

  四、哪些新技术可用于癌症的早期诊断和预后监测?由于多数肿瘤晚期的治愈率极低,人们希望能够在肿瘤发病早期诊断出病情加以抑制,并在癌变组织转移之前治愈病症。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哪些新技术、新方法可应用于癌症早期检测和预后监测是人们持续关注的热点。

  五、人类如何在安全的地球界限内继续发展?地球界限是指人类能够在地球上“安全生存”的边界值。业界一般认为,9个边界分别是:酸性海洋、臭氧消耗、淡水、生物多样性、氮磷循环、土地利用、气候变化、化学污染和气溶胶超载。截至目前,人类已经突破了其中4个边界的极限,生存环境不断恶化。如何控制人类的行为,采取科学的解决方案,保证人类在这9个边界的极限范围内安全地生存、发展,是目前需要考虑的重大问题。

  六、如何有效地解决跨界空气、水和土壤的污染?许多国家和地区,特别是中低收入的发展中经济体,为了发展经济,不得不利用自身资源,以空气、水和土壤的污染为代价,为高收入和发达经济体生产消费品。同时,高收入和发达经济体也有意识将高污染项目转到中低收入经济体生产。这种行为产生了严重不公平现象。如何利用科学技术降低污染,进而解决这种跨界污染,是当今国际社会面临的重要问题。

  七、如何实现对废水和污水的完全净化处理?据联合国统计,全球80%人为产生的废水和污水在没有经过任何处理或达标处理的情况下流回自然环境,导致全球10亿人口面临着因水污染带来的疾病风险。目前,主流的工业废水和市政污水处理方式成本高、部分效率低,不能充分应对处理大量废、污水的需求。因此,迫切需要研究新的科学治理方法,通过源头削减废、污水的排放,从废、污水低成本资源化利用以及人工湿地等方式开展科学治理。

  八、可控核聚变能否解决人类未来能源问题?大量使用化石能源会产生严重的环境污染并导致全球变暖,因此,人们在不断寻找新的高效清洁能源。目前使用的核能以核裂变技术为主,其产生的裂变废料具有长久高放射性,后期处理难度较大。而可控核聚变技术有着放射性废料少,放射性时间短,聚变原料取之不尽等优点,但尚未达到商业使用阶段。因而,核聚变技术的发展成为人们关注核能发展的重要科学和应用问题。

  九、怎样高效转化和存储新能源?人类社会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环保要求与不可再生的化石资源之间的供需失衡,将成为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之一,开发和利用新型清洁可再生能源迫在眉睫。人们开发了以太阳能电池、燃料电池等为代表的能源转化与存储器件,但现役器件的性能仍然难以满足人们对廉价、稳定新能源存储和利用日益增长的需求,研发更高效的新能源转换和存储器件是新能源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

  十、大城市如何实现能源—水—食物供给的平衡和平等?快速发展的大城市对能源、水和食物有着巨大需求。如何安全、稳定、平衡地满足大城市需要,保证城市居民健康舒适生活,是大城市化急剧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之一,值得深入研究。

  “之所以发布这十大问题,目的和初衷是希望借助科学技术力量,通过更加便捷、精准的方式去解决未来可能面临的这些主要问题。”十大科学问题发布人之一、爱思唯尔高级副总裁安妮·基特森说。

  “事实证明,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是任何一个国家或组织都无法独立解决的,必须通过全球范围内的协同合作。”十大科学问题发布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所研究员蔡荣根认为,此次发布汇聚了全球一流科学家的智慧,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最基本需求出发,提出了在健康、环境、能源中亟待解决的十大问题,希望全球科学家围绕这些问题展开合作,继续采取有效行动,改善人类可持续发展困境。

编辑: 迟语洋

书库

工运

  • 把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推进企业改革发展的强大动力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根本动力。要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永恒课题、终身课题,以自我革命精神加强党的建设,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

  • 关于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创建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创建活动,是各级工会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培养新时代技术人才并发挥其作用的重要手段,也是为职工群众搭建一个锐意创新、攻坚克难的阵地和展示才能、发挥作用的平台。

  • 守初心 担使命 奋斗正当时

    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还要不断加强专业理论知识学习,融会贯通、与时俱进,全面提高干事创业的本领,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当攻坚克难的奋斗者。

  • 牢记为人民服务宗旨 做群众的贴心人

    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时时想着人民,感情上要融入群众。无论什么时候,我们的群众情怀不能淡,要体验群众生活、体会群众甘苦、体味群众情感,真正做群众的贴心人。

访谈

文献

  • 周恩来与南方局干部教育

    从1939年开始,周恩来领导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重庆红岩开展了8年工作。在这段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时期,周恩来特别重视干部教育工作周恩来在《建设坚强的战斗的西南党组织》中提出了“要在思想上组织上巩固党,使西南党成为真正的彻底的地下党

  • 伟大的跨越:西藏民主改革60年

    一、黑暗的封建农奴制度三、彻底废除封建农奴制十、西藏发展进入新时代2019年是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按中国传统文化习俗,六十年一甲子,是值得纪念的日子。六十年前的民主改革,对西藏地方和西藏各族人民而言,是一次新生,意义非同寻常。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本站地图|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