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团结抗疫特别峰会彰显中非关系优良传统-中工理论-中工网
首页 学习 时政 看点 工事 全总 工会 评论 权益 视频 财经 企业 就业 民生 国际 军事 理论 汽车 健康 人物 书画 摄影 旅行 文化 公益 教育 娱乐 体育

理论

国际

中非团结抗疫特别峰会彰显中非关系优良传统

李文刚
2020-06-30 08:44:18  来源: 光明网

  6月17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中非团结抗疫特别峰会,并发表了《团结抗疫 共克时艰》的主旨演讲。这是一场在全球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跨越不同时区和地域、以视频连线方式举行的特别峰会,再次体现了“中方珍视中非传统友谊,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方加强中非团结合作的决心绝不会动摇”的一贯立场和患难见真情的中非兄弟情谊。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非洲的疫情也在发展,中国也依然面临疫情压力。在这个重要节点,中非团结抗疫特别峰会的召开,是对非洲抗疫的极大关心和支持,是对中非人民抗疫斗志的巨大鼓舞,也宣示了人类终将战胜疫情的决心和信心。

  人民至上、团结、多边主义、命运共同体,可以说是这场特别峰会的关键词,也是中非关系的优良传统。经过抗击疫情的洗礼,这些优良传统必将进一步被发扬光大。

 中非团结抗疫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核心理念的重要体现

  对于经历了疫情考验的中国人民来说,人民至上原则是中国应对和战胜艰难险阻的法宝,是负责任政府对人民的庄严承诺和施政的基本遵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中非相互支持,携手抗疫。中国向非洲各国运送医疗物资、派遣医疗专家组、分享抗疫经验。特别峰会上,中方承诺年内提前开工建设非洲疾控中心总部、疫苗研发成功和投入使用后愿率先惠及非洲国家,都体现了负责任大国对非洲人民的庄严承诺。事实上,在中非交往中,中国也一直坚守和践行着这一原则。在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越来越多的项目向非洲民生领域倾斜,中企在非为非洲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此外还有“健康卫生行动”“中非卫生健康共同体”以及坚守近60年、分布在非洲40多个国家的援非医疗队等等,无不体现出人民至上的思想。加强中非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夯实中非关系的民意基础,是中非关系行稳致远的关键。

中非团结抗疫是中非传统深厚友谊的自然结果

  举办中非团结抗疫特别峰会,不是中国单方面的倡议,更不是像有的西方国家所说的中国借此提升在非洲的影响力,而是中非长期友好团结合作的自然结果。20年前,几个非洲国家和中国为了进一步推动团结合作的优良传统,创造性的建立了中非合作论坛,成为国际关系中的一个大事,并已成为引领国际对非合作的一面旗帜。在中非面临抗疫情、稳经济、保民生的关键时刻,中国、南非、塞内加尔三国元首一道倡议召开团结抗疫特别峰会,也是一件非常自然的事情。正如参会的尼日利亚总统布哈里所言,在这个困难时期,中国的帮助极大地增强了尼日利亚抗击疫情的信心,习近平主席的大力支持也进一步展示了团结精神,并加强了中非合作论坛成员国之间已经建立的伙伴关系。特别峰会为中非加强沟通和协调、提振抗疫士气提供了契机,更为中非在疫情后的合作指明了方向。在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聚焦健康卫生、复工复产、改善民生等领域,深化贸易、互联互通、数字经济等合作,必将使中非合作和中非共建“一带一路”迈上新台阶,也将在国际社会产生重要的引领作用。

中非团结抗疫是团结和多边合作共识的进一步凝聚

  病毒不分种族和国界,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斗争中,没有一个国家能够独善其身,团结合作和多边主义是战胜疫情的关键所在。疫情伊始,中国就与相关国际组织和国家保持着密切沟通与合作,体现了大国的责任与担当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应有之意。此次与南非、塞内加尔一道倡议召开峰会,也是彰显了多边主义的精神。南非是非盟轮值主席国、塞内加尔是中非合作论坛共同主席国。峰会邀请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和非洲次区域组织的负责人参加,体现了中国重视非盟、非洲次区域组织在应对非洲事务中的重要作用,以实际行动支持联合国以及世卫组织等机构在全球重大卫生事件中的领导作用。视频会议规模虽然有限,但聚焦的是全非洲、全人类的抗疫大事,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中非团结合作是坚决捍卫国际公平正义的必然要求

  中非团结合作不仅是战胜疫情的保障,也是捍卫国际公平正义的必然要求。中非关系经历风风雨雨,正在面临抗击疫情的大考。中非双方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问题上的相互支持是中非关系历久弥坚的内在逻辑和具体体现。《中非团结抗疫特别峰会联合声明》进一步重申了中非合作论坛精神和双方一贯秉持的立场,成为特别峰会的一项重要成果。当前,中非团结合作之所以更为重要,是因为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国际形势更为复杂多变,单边主义倾向增强,种族主义沉渣泛起,干扰中非团结合作的杂音增多。只有重申和坚守这些原则,中非团结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中非关系才能经受住各种考验。中非团结抗疫特别峰会向这些逆历史潮流而动的现象发出了明确信号:坚定支持多边主义,反对单边主义,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捍卫国际公平正义。中非关系正是在与各种错误思潮和错误行为的斗争中不断前行。中非关系未来的发展,一定还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只要中非双方坚守中非关系中的优良传统,并不断将之发扬光大,就会有正确把握中非关系大方向的定力,也一定能够有效应对各种问题,为构建更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保驾护航。

  今年注定是非常不平凡的一年,也恰逢中非合作论坛成立20周年,中非领导人以实际行动践行团结合作的理念,必将在人类抗击疫病的历史上和中非关系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在团结合作精神的指引下,人类终将战胜疫情。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编辑: 张苇柠

书库

工运

访谈

文献

  • “习惯重于方法”

    胡适强调读书治学须养成“勤、谨、和、缓”的良好习惯。

  • “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

    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毛泽东始终重视调查研究,并带头积极践行。如今,我们已步入新时代,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征程中,党员干部很有必要把调查研究这一“传家宝”传承好、发扬好。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