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责他人,是一种危险的诱惑-中工理论-中工网
首页 学习 时政 看点 工事 全总 工会 评论 权益 视频 财经 企业 就业 民生 国际 军事 理论 汽车 健康 人物 书画 摄影 旅行 文化 公益 教育 娱乐 体育

理论

国际

指责他人,是一种危险的诱惑

乔舒亚·福斯坦泽 罗伯特·斯特恩
2020-06-03 08:57:29  来源: 光明日报

  作为哲学家,我们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专家意见可以提供给这个世界,去解决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危机导致的医学、科学、经济学或者组织调度方面的问题。然而,我们对于人类审慎思考、彼此理解以及解决共同问题的能力毕竟有所研究。简言之,我们认为哲学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期有助于回应我们对于清晰的思想、审慎的交流的需要。

  我们认为,要想成功地克服新冠肺炎疫情挑战,我们就需要采取办法来体现四个价值:透明、负责、团结和希望。

乔舒亚·福斯坦泽(Joshua Forstenzer)

  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哲学讲师,介入哲学中心联合主任。主要研究兴趣是政治和社会哲学、教育哲学和美国实用主义,专著有《杜威的实验主义与政治哲学的方法问题》。

  罗伯特·斯特恩(Robert Stern)

  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哲学教授,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清华大学杰出访问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学术大师讲堂嘉宾。著名的黑格尔哲学研究专家,在德国观念论(尤其是康德和黑格尔)和实用主义相关主题上著述甚丰,主要研究兴趣是伦理学、形而上学和认识论。

  透明

  如今,各种类型的政府在处理卫生危机的时候,都已经向其公民提出了新的要求,无论这种要求是关停生意、发布禁足令,还是授权使用有社会追踪和接触追踪功能的应用软件,以换取一些能对抗疫病的保护措施。尽管这些对个人自由的限制只是权宜之计,但政府如果希望取得公民的信任,那就必须在关乎科学、策略考量和政府行为结果的事项上保持完全透明。

  我们过于频繁地看到,一些应对处理危机不成功的政府,总是用可疑的数字和公关手段来阻塞消息、混淆视听,而不是诚实地告诉公众危机的本来面目,以及它们是如何行使比从前任何时候——至少除了战时——都要高的行政权威的。它们其实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在增进我们对事态发展的了解上。而且,关于我们的真实处境以及政策决策的结果,它们应该分享清晰的、未经裁剪的事实。

  在任何一个层面上,如果要促使人们制定理性的决策,透明性都是必需的;而且重要的是,透明还可以带来关键信息的共享,让有价值的批评和审视成为可能——就像科学家们必须公开他们的方法和结果,然后接受同行的审视一样。培育信任也需要透明性,而如果政策要得到适当的执行,或者各社会群体要一起行动的话,信任至关重要。

  负责

  解决问题要弄清问题如何产生,同时也应该不急于指责别人,好像如果不指责别人就会妨碍问题的解决一样。

  在这场危机中间,责任问题变成了一个有根本的伦理重要性的问题。在平时,归责行为是一种重要的道德实践,让我们能够敦促别人负起责任,教育别人什么是对和错的行为。然而,在危机时刻,驱使我们去找某个人(或者任何人)来为我们的痛苦负责,并且为此而指责他们,就是一种危险的诱惑了。面对一种新的可怕状况时,这样做或许能帮助我们缓解困惑和无力的感觉,但却包含着重大的风险。

  从国际多边组织到国家政府、地方领导、公司和企业、媒体、外国人、难民,甚至那些看上去不守规矩的邻居——他们在目前的危机中都曾是某些人指责的对象。然而,无休止地寻找他人来指责会导致把事情搞糟。比如说,这种做法往往不是专心发掘那些跟真正的责任归属有关的事实,而是可能(而且经常就是)变成了某种“甩锅”行为。也就是说,指责别人是为了把指责从自己身上引开,而不管那个新的指责对象是否真的应该对那些还没解释清楚的损害负责。另外,没有好的理由却去指责别人,这种做法会鼓励一种“道德标榜”行为。人们为了免受指责,会想方设法证明自己无可指责,但这不过是一种自以为是、只顾自己的行为,很少真的能够践行它所标榜的善行。所有这类指责的目的不是让某些人为其真实行为负责,而是为了把公众的责备从自己身上转移到任意挑出来的另外一个人身上。

  在最好的情况下,我们若要做到负责,就需要审慎地、系统地为一个给定的错误行为确立因果的和道德的责任。但是,在当前人们普遍感到困惑的情况下,真正该负责的是塑造着我们现实的那些强大力量。我们还必须认清一个事实,即当轻率的指责被引导向社会群体的时候,是非常有害的,会妨碍解决问题,因为有价值的资源都用在指责别人上了,然而它们本可以更好地用在应对问题上。

  团结

  这就引出团结的要求。没有团结,就不会有解决共同问题所需的共同热情,本来能帮助解决问题的群体也会被排除在外。这种情况在多个层面上都可能发生:相关的专家会被无视,各种实用技能会无用武之地,对问题的种种不同理解和经验也会被忽略。就像解决科学问题需要团队合作一样,面对新冠肺炎的挑战,我们也需要共同行动。

  因此,我们面对指责别人的冲动必须审慎考虑团结的需要,因为无端指责会分裂我们。尽管指责作为一种工具,能够在别无他法时让他人出来承担责任,但我们如果要保持一种大家团结在一起的感觉,就必须谨慎地避免指责。

  指责一个国家或所有国家中的边缘群体,其危险正在于破坏了团结。这一点现在愈加重要,因为在当前的危机中,通过谅解来重建共同体的那些标准途径往往失却,这意味着“甩锅”行为造成的分裂要比往常更难弥合,误解不易澄清。但是,面对新冠肺炎,我们又比往常更需要彼此团结。

  希望

  在让人们能够共同解决问题方面,希望扮演着特殊的角色。可以将希望理解为一种朝往最终成功的可能的、积极的引导,它突出了在一个既定情景中产生好结果的可能性——就像一个科学家必定希望他的实验方法能成功一样。我们的世界有太多让人恐惧和悲伤的事情了,只有一种有依据的、负责任的共同希望,能够支撑着我们在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之前,去面对可能经历的诸多失败。从实用主义的观点看来,这种洞见并不仅仅适用于新冠肺炎,也适用于更大的全球挑战,比如气候变化和财富不平等。然而关键的是,要保持希望,往往就必须承认和尊重我们面临灾难时那些真实的悲伤与挫败是多么深重。在坦诚对待我们的痛苦和拥抱一种有希望的前景之间,并没有必然的对立。对我们来说,希望是能够指引我们战胜最深刻挑战的那一线光明,因为它给了我们一种非常现实的、实用的理由,去持续建立一个透明、负责且团结的共同体,让我们能共同解决所面对的那些最大的问题。

   (本文作者:乔舒亚·福斯坦泽、罗伯特·斯特恩,译者:牛子牛,系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博士研究生)

编辑: 迟语洋

书库

工运

  • 建立连民心平台 凝聚促发展动能

    自中国工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以来,用“八个坚持”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基本内涵进行了概括,其一是坚持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的工会改革方向,成都市龙泉驿区总工会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与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紧密结合在一起,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精神,切实强“三性”、去“四化”,以职工为中心,持续深入推进工会改革,创新推进“智慧工会”体系建设。

  • 奏响新时代劳动之歌 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国鑫公司坚持把劳模精神融入公司发展各环节,深度挖掘身边劳模榜样力量,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以公司职工、“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何丽同志为典型代表,开展向劳模致敬、向劳模学习的活动,辐射带动全体职工以劳模为榜样,积极弘扬劳模精神,做新时代的奋斗者。

  • 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 凝聚推动发展奋进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工人阶级,时刻牵挂产业工人,党的十八大以来,多次就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形成了关于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重要论述。

  • 【前沿观察】提高中小企业参与率 让企业年金惠及更多职工

    5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提出健全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要求从社会保障体系方面发力,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企业年金是我国多支柱养老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意见》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企业年金,这对进一步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访谈

文献

  • “习惯重于方法”

    胡适强调读书治学须养成“勤、谨、和、缓”的良好习惯。

  • “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

    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毛泽东始终重视调查研究,并带头积极践行。如今,我们已步入新时代,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征程中,党员干部很有必要把调查研究这一“传家宝”传承好、发扬好。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本站地图|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