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应“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办好自己的事情,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工理论-中工网
首页 学习 时政 看点 工事 全总 工会 评论 权益 视频 财经 企业 就业 民生 国际 军事 理论 汽车 健康 人物 书画 摄影 旅行 文化 公益 教育 娱乐 体育

理论

访谈

因应“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办好自己的事情,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奉清清
2020-05-21 10:14:49  来源: 湖南日报

  专家简介

  毛俊响,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南大学人权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法学院副院长。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以及中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3项,多次就我国人权问题接受新华社、人民网、《环球时报》等主流媒体专访。2019年作为中国人权研究会专家团成员赴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参加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40、42届会议并做一般性辩论发言。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依然在全球肆虐,中国既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又倾力支持全球抗疫,彰显负责任大国形象,人们深感习近平总书记“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灿烂光辉,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论断的高瞻远瞩。“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论断的提出有怎样的深刻背景?有怎样的现实意义?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大变局”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如何因应“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湖南日报记者近日就此采访了中南大学毛俊响教授。

1.“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准确概括了当前国际格局的根本特征

  湖南日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否特指国际局势而言的?总书记提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论断,其深刻背景是什么?

  毛俊响:2017年12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接见回国参加2017年度驻外使节工作会议全体使节时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放眼世界,我们面对的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2018年6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强调:“当前,我国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者同步交织、相互激荡。”因此,可以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特指国际局势而言的。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一战略判断,是总书记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立场和方法分析人类社会发展趋势和国际格局变迁的一般规律得出的,对于我们准确认清国际社会发展趋势、在大变局之下更好维护和延长中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一方面,“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准确概括了当前国际格局的根本特征,有助于我们更加清楚地认清中国当前所处的国际环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各国相互联系和依存日益加深,国际力量对比更趋平衡,和平发展大势不可逆转。与此同时,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也非常突出。比如以新冠肺炎疫情为代表的传统、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使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另一方面,我们正处在建党100年和新中国成立100年的历史交汇期。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我国已经进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阶段”“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我国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者同步交织、相互激荡。必须从国际和国内两种背景来认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一论断的重大意义,积极统筹国际和国内两个大局,抓住当今世界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给中国带来的难得战略机遇期,顺势而为,如期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特指现代国际关系而言的。以国际力量对比关系为核心的大国关系的深刻调整,是大变局的基本表现

  湖南日报: “大变局”关键在于“局”之“变”。它变的什么局?是国际力量平衡的打破?还是大国关系的深刻变幻?还是全球治理体系的重要调整?

  毛俊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变”,不仅体现在国际力量对比关系的转折变化,还体现在大国关系的深刻调整,更体现在其对全球治理体系的深层影响。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特指现代国际关系而言。以国际力量对比关系为核心的大国关系的深刻调整,是大变局的基本表现。现代国际关系发源于17世纪欧洲“三十年战争”后形成的以主权国家为基本行为体的国际秩序,即“威斯特伐利亚体系”。400年来,现代国际关系先后历经几次重大调整,如200年前拿破仑战争后形成的“维也纳体系”,100年前一战结束后形成的“凡尔赛体系”,以及70多年前二战结束后形成的 “雅尔塔体系”。30年前,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两极格局开始重组,多极化格局由此肇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世纪以来一大批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快速发展,世界多极化加速发展,国际格局日趋均衡,国际潮流大势不可逆转。结合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分析,我们认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世界经济重心由北大西洋向太平洋区域转移,国际经济格局“东升西降”趋势日益明显;世界权力格局由一超多强向多元体系转移,国际格局出现重组、调整,力量对比更加趋于平衡;全球治理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大国博弈加剧推动国际体系深刻变革,传统地缘政治争夺逐步让位于新兴领域的国际竞争。

 3. 中国是多极化格局中的重要一极,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发展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湖南日报:有人认为,不管愿意不愿意,致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一定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主角之一,您认为呢?为什么?

  毛俊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要表现就是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中国是多极化格局中的重要一极,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发展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首先,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提出共商共建共享的“一带一路”倡议,与世界各国分享中国发展红利,实现各国共同繁荣共同发展。无论是从世界经济重心向太平洋转移的趋势来看,还是从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的规律来看,中国都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要推动力量。

  其次,中国奉行多边主义、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决定了中国一定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要维护力量,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再次,中国日益参与全球治理并逐步在其中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决定了中国一定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要领导力量。中国积极维护国际和平和安全,是联合国第二大会费国与维和摊款国,也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部队人数最多的国家。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将会在全球治理中承担更多责任。中国一直强调扩大同各国的利益交汇点,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推动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国际大变局的发展指引了前进方向。

 4. 新冠肺炎疫情深刻影响,但并没有根本性改变当前国际关系格局

  湖南日报: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搅局者?还是主宰者?

  毛俊响:新冠肺炎疫情对当前国际格局产生深刻影响。首先,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冲击,被认为是1929年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危机,或者说是二战以来最严重的危机。其次,新冠肺炎疫情增加了未来大国关系演变的不确定性,欧美担心中国将趁疫情之机扩大国际地缘政治影响力。再次,非传统安全领域全球治理走向值得关注,全球治理的领导真空逐步显现。最后,民粹主义和种族主义影响西方政策走向。在新冠肺炎疫情激发下,民粹主义与种族主义两股思潮合流,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主流意识形态,转化为一种影响国家政策走向的政治思潮。

  新冠肺炎疫情虽然引起国际关系新变化,但是这种变化仍然属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一部分。新冠肺炎疫情并没有根本性改变当前国际关系格局,全球经济中心由西向东转移、国际格局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大国关系博弈加快等基本特征,都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当然,疫情对国际经济和政治的影响,可能会加速“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发展趋势。本次疫情中,美国和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此消彼长,从侧面印证了国际政治力量对比日趋平衡。因此,新冠肺炎疫情不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主宰者。

1 2 共2页

编辑: 迟语洋

书库

工运

  • 以历史照耀我们前行的道路

    要深入认识五卅运动的现实意义,以历史照耀我们前行的道路。

  • 发扬红色传统 汲取前进力量

    根据党史部门的普查结果,上海市革命遗址共657处,其中就包括相当数量的红色工运遗址。这些镌刻着红色记忆的土地,是共产党人永不枯竭的精神源泉。

  • 传承红色基因 唱响奋进之歌

    今年是五卅运动95周年、上海总工会成立95周年。五卅运动是一次伟大的反帝爱国运动。对历史的纪念,是为了更好的前行。

  • 建立连民心平台 凝聚促发展动能

    自中国工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以来,用“八个坚持”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基本内涵进行了概括,其一是坚持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的工会改革方向。

访谈

文献

  • “习惯重于方法”

    胡适强调读书治学须养成“勤、谨、和、缓”的良好习惯。

  • “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

    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毛泽东始终重视调查研究,并带头积极践行。如今,我们已步入新时代,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征程中,党员干部很有必要把调查研究这一“传家宝”传承好、发扬好。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本站地图|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