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也纳体系:大国协调的案例-中工理论-中工网
首页 学习 时政 看点 工事 全总 工会 评论 权益 视频 财经 企业 就业 民生 国际 军事 理论 汽车 健康 人物 书画 摄影 旅行 文化 公益 教育 娱乐 体育
RSS

理论

国际

维也纳体系:大国协调的案例

刘建飞
2020-05-29 08:26:39  来源: 学习时报

  维也纳体系是继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之后被公认的第二个国际体系,其最主要贡献是形成了大国协调机制,之后欧洲出现了较长时间的总体和平局面。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确立了国家主权原则,从此,各国在处理对外关系时主要考虑的是国家利益,而不再是宗教信仰。战争依然是欧洲政治舞台上的家常便饭,只不过是战争的目的改变了而已。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是一个多极格局,不过,伴随着大国兴衰,欧洲国际舞台上的主角不断变换,到18世纪末时,英法俄奥普成了主角。

  爆发于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和之后的拿破仑战争打破了多极均势状态并终结了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与此同时,思想观念之争再一次成了左右欧洲国际关系的主要因素之一。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本是法国内部事务,但却遭到欧洲封建君主国的联合围攻。欧洲各封建君主国加上保守主义影响下的资本主义英国组成了7次反法联盟,同法国进行了长达20多年的战争。除了奥斯曼帝国外,欧洲主要国家都卷入这场大战。军事强人拿破仑统治法国后,在反击反法联盟进攻的同时,通过武力横扫了欧洲的封建制度,将资本主义理念和制度向欧洲各国推广。与此同时,随着拿破仑帝国的建立和扩张,许多国家的领土主权被拿破仑帝国剥夺。最后,法国终因国力不支,一国难敌数国,拿破仑战败,帝国也随之灭亡,复辟的波旁王朝被迫接受和谈。

  和会于1814年9月至1815年6月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举行,史称维也纳会议。和会通过的最主要文件是《最后议定书》,其核心内容有两条:一是在法国以及被拿破仑占领过的国家恢复旧王朝的统治;二是恢复拿破仑战争之前的欧洲国家领土状况。欧洲在封建主义复辟的基础上恢复了秩序。一个新的国际体系形成。

  从社会进步的角度说,维也纳体系是“反动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都被这个体系破坏,“旧秩序”得以恢复。特别是在这个体系基础上形成的由俄国、奥地利、普鲁士三国君主发起,欧洲绝大多数国家都加入了的“神圣同盟”成了维持封建专制制度的坚强堡垒。当然,历史潮流是不可阻挡的,在一波又一波资产阶级革命浪潮,特别是1848年席卷欧洲大陆的革命浪潮的冲击下,封建专制制度在欧洲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神圣同盟”也名存实亡。

  从国际关系的角度看,维也纳体系却是有重要贡献的,这就是开创了大国协调机制,也称欧洲协调机制。主导维也纳和会的四个大国——英、俄、奥、普——在维也纳会议结束数月后签订了《四国同盟条约》,核心内容是:为了维持欧洲和平(当然也是为了本国的安定和繁荣),缔约国要定期召开会议。该条约有效期为20年。四国同盟起初主要是针对法国,防止法国再起。后来随着法国同各国关系的改善,法国也加入进来,四国同盟变成了五国同盟。于是,欧洲五个大国便定期举行会议,协商欧洲事务。从战争与和平的角度看,这个机制确实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以至于西方学者称此后100年的欧洲国际关系为“黄金时期”,类似于三十年战争或拿破仑战争那样的大战没有出现。不过,这个欧洲协调机制毕竟是大国竞争的产物,随着大国力量对比的变化,大国协调机制逐渐失效。伴随着克里米亚战争、德国统一战争和普法战争等局部战争,五国联盟不复存在。特别是德国统一后强势崛起,欧洲的多极格局逐渐解体。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正式宣告维也纳体系终结。

  维也纳体系的大国协调机制为国际关系演进和国际秩序构建提供了新内容,后来的国际联盟和联合国,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借鉴了这一点。不过,从大历史的角度看,大国协调并非欧洲的独创。中国早在周代就出现了“春秋五霸”定期举行“会盟”。只是秦统一中国后,华夏大地上的政治文化发生了重大变化,大一统成了追求的目标,如此,“大国协调”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而欧洲则在“主权原则”指导下,形成了众多的主权国家或民族国家,因此需要大国协调来维护欧洲国际秩序。

编辑: 张苇柠

书库

工运

访谈

文献

  • “习惯重于方法”

    胡适强调读书治学须养成“勤、谨、和、缓”的良好习惯。

  • “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

    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毛泽东始终重视调查研究,并带头积极践行。如今,我们已步入新时代,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征程中,党员干部很有必要把调查研究这一“传家宝”传承好、发扬好。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本站地图|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