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品京华风物-中工理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 时政 评论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企业 工会 维权 就业 论坛 博客 理论 人物 网视 图画 体育 汽车 文化 书画 教育 读书 娱乐 旅游 绿色 城建 社区 打工
RSS

理论

书库

细品京华风物

郭小凌
2019-07-29 09:32:58  来源: 北京日报

《首都博物馆珍品集萃 第一辑》,首都博物馆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

  北京拥有约70万年人居历史、3000多年建城历史、800余年建都历史。如此悠久的历史、深厚的积淀,在世界首都之林中是唯一的。首都博物馆作为古都北京的城市博物馆,一贯奉“典藏京城历史,薪传中外文明”为圭臬,承担着守护和传播北京悠久、深厚的历史文化遗产的重任。

  评判一座博物馆,一个重要指标是该博物馆藏品的质量与数量。当然还有其他衡量标准,譬如馆舍条件、展览创意、陈列设计、设备设施、观众服务、观众数量、文保技术、科研能力等,但藏品的质量和数量是对一个博物馆进行价值评估的最重要参数。博物馆的使命不是单纯晒宝。所谓镇馆之宝是一种宣传手法,就博物馆人而言,没有什么镇馆之宝,所有文物都是珍贵的、独特的、不可再生的,都是人类文化的瑰宝。而且对文物价值的评估具有相对性,一个时代的人认为最好的藏品,在另一个时代由于价值评判标准发生变化,就可能不是最好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根据自身所处的时代,精选出若干件有代表性的文物,与卢浮宫精选3件、30件珍品的做法一样。

  目前首都博物馆藏品约有12万件套20余万件,如果算上88万枚钱币,则有百万件之多。迄今已陆续出版了一些介绍其中部分存世数量极少,甚至是孤品的文物的文字和图录,然百不及一,尚不能满足社会各界对首都博物馆的要求。有鉴于此,自2006年新馆开放以来,首都博物馆人便致力于让文物说话,努力办好展览,服务观众。我们策展人员力求深度解读北京及中外优秀历史文化的努力业已获得广泛的社会认可,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如何将学术研究与通俗科普和谐统一在文物出版物中,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薪传”问题。

  以本书为开端的《首都博物馆珍品集萃》系列丛书便是我们思考的产物。它基于以往研究和出版经验,荟萃我馆相对最具代表性的藏品,以深度解读的形式,供读者细品京华风韵。本书作为第一辑,收录了36件珍稀文物,系统呈现北京历史文化的特质。它们涵盖首都博物馆藏品的主要门类,包括瓷器、玉器、青铜器、佛教造像、金银器、书法、绘画、民俗、织绣、工艺杂项、石刻碑帖等。它们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难以估量,且大多和北京地区密切相关,或出土于北京,或制造于北京,或应宫廷要求制作,或为皇室收藏。

  例如本书收录的年代最早的文物, 是北京平谷区刘家河商墓出土的金臂钏, 其浓郁的北方草原文化元素显示了独特的地理区位对北京历史走向的影响。紧随其后的,是揭开了北京建城之始这一聚讼千年之谜的出土铜器克?、克?与堇鼎, 以及堪称北京地区西周青铜艺术巅峰之作的伯矩鬲。同属西周的班簋发现于北京废铜堆,铭文多达197字,它应与清宫收藏、著录于《西清古鉴》的一件班簋属同一套簋。再如石景山区出土的西晋幽州刺史夫人华芳墓志是推定古蓟城西垣位置的重要材料。

  而延庆县出土的北魏“大代”款铜鎏金释迦牟尼佛坐像、顺义区辽代舍利塔出土的定窑白釉童子诵经壶、丰台区金代贵族墓葬出土的青玉龟游荷叶玉饰、庆寿寺海云和尚塔出土的蒙古汗国时期火焰纹堆补绣僧帽、元大都遗址出土的青白釉水月观音菩萨像与青花凤首扁壶、制作于宫廷的永乐大成就者毗瓦巴像等文物, 则进一步揭示了北京从古至今所发挥的南北、东西文化交会通融的枢纽功能。

  应宫廷要求制作的文物有明洪武青花折枝花卉纹荷叶盖罐、成化斗彩葡萄纹对杯,清雍正珊瑚红地珐琅彩花鸟纹瓶、乾隆缂金十二章龙袍与外粉彩内青花镂空花果纹六方套瓶等。由皇亲贵胄收藏的文物包括刻有《晋王献之小楷书曹植洛神赋》的玉版《十三行》、元代白玉凌霄花饰件、明代董其昌楷书《燕然山铭》卷、唯一出土的“子刚”款夔凤纹玉卮等。这些世所罕见、精美绝伦的文物珍品堪称不同时代中华文化遗产代表作。收入本书的文物无论产自何地,最终会聚北京,正所谓“四方之货,不产于燕,而毕聚于燕”。它们展现了古都北京作为近古华夏文明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多重角色,兼容并包的多元文化胸怀。

  2014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首都博物馆时发表重要讲话:“搞历史博物展览,为的是见证历史、以史鉴今、启迪后人。要在展览的同时高度重视修史修志,让文物说话、把历史智慧告诉人们,激发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坚定全体人民振兴中华、实现中国梦的信心和决心。”首都博物馆贯彻落实国家领导人的讲话精神,希望以展览、教育活动、图书等多种教育手段与公众共享文化遗产资源,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贡献。

  (作者为首都博物馆原馆长)

编辑: 迟语洋

书库

工运

  • 实施厂务公开制度是企业改革发展的现实需求

    观点提示: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是企业一项长期坚持和执行的民主管理制度。在实施过程中,营造“通过公开让职工群众知情实施厂务公开工作的重要意义实施厂务公开制度是企业改革发展的现实需求。实行厂务公开是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企业的基本形式,是落实中央加强国有企业党建工作

  • 坚守初心 勇担使命 全力以赴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在全党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是新时代坚持党的领导和加强党的建设工作的接续发力,是传承和弘扬哈电集团“承载民族工业希望,彰显中国动力风采”历史使命的内在要求,是激发广大党员干部担当作为、奋力推进集团高质量发展的全面动员。

  • 解放思想 改革创新 把新时代工会工作做出新亮点新成效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党的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高度重视,对新时代工会工作的地位作用、目标任务、实践要求进行了深刻阐述,科学回答了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一系列方向性、根本性、战略性重大问题,为工会工作的创新发展创造了新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空间,也对工会干部和工会组织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要善于解放思想,积极适应新时代要求,着力改革创新工会工作,使工会工作在新时代绽放出新的光彩。

  • 保持和增强工会组织先进性是工会组织作用发挥的时代要求

    中国工会十七大擘画了今后五年工会发展蓝图,提出了六大工作任务,为各级工会组织指明了前进方向。实现中国工会十七大确定的宏伟目标,要求我们必须切实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工会工作,始终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如何认识、把握和践行工会组织的先进性,最大限度发挥重要着力点作用,不仅是摆在工会组织面前的时代课题,也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推动工会工作创新发展的现实要求。

访谈

文献

  • 周恩来与南方局干部教育

    从1939年开始,周恩来领导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重庆红岩开展了8年工作。在这段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时期,周恩来特别重视干部教育工作周恩来在《建设坚强的战斗的西南党组织》中提出了“要在思想上组织上巩固党,使西南党成为真正的彻底的地下党

  • 伟大的跨越:西藏民主改革60年

    一、黑暗的封建农奴制度三、彻底废除封建农奴制十、西藏发展进入新时代2019年是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按中国传统文化习俗,六十年一甲子,是值得纪念的日子。六十年前的民主改革,对西藏地方和西藏各族人民而言,是一次新生,意义非同寻常。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本站地图|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