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改革 推动改革——评《我的改革情》-中工理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 时政 评论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企业 工会 维权 就业 论坛 博客 理论 人物 网视 图画 体育 汽车 文化 书画 教育 读书 娱乐 旅游 绿色 城建 社区 打工
RSS

理论

书库

研究改革 推动改革——评《我的改革情》

张占斌
2019-02-01 09:01:06  来源: 学习时报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春风化雨、春华秋实。为纪念这一伟大历程,全国各界出版了大量的著作和资料,迟福林同志的《我的改革情》也是其中一部。迟福林同志是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第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多年来致力于经济体制改革理论与实践研究。与许多著作不同,《我的改革情》是一部理论兼自传式的著作,在回顾自己学术人生、阐述重要理论观点的同时,作者表达了自己对改革开放深厚的家国情怀和执着精神,并希望以此为改革鼓劲,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赢得未来,将改革进行到底的深切愿望。

  《我的改革情》一书共分四个部分。在绪言中,作者回顾了自己带着时代印记的成长求学、投身改革事业的切身经历。在简练质朴的语言描述中,我们可以简要了解一个平民子弟的不平凡人生,作者少年的艰辛生活、青年曲折求学以及投身改革的辉煌经历,在个人不懈的奋斗中,作者思考家国命运,结缘改革、建言改革、投身改革,一生情系改革。

  上篇“为改革建言”。作者从八方面归纳了自己30多年来研究、参与、建言改革的主要观点。从书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作者的理想不是当大官、挣大钱,而是追求推动改革开放。20世纪80年代以来,作者围绕中国改革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以改革为主题,坚持实事求是、理论创新,把自身价值与建言改革的时代责任结合起来,研究改革、服务改革,持续发声,为改革鼓与呼,其中不少观点建议已被中央决策采纳。作者在书中选择了“农民土地”“国企改革”“政府转型”“建立公共服务体系”“转变发展生产方式”“消费转型”“二次开发”以及“二次改革”等八个主题,一 一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与作者对改革研究相比,这只是很少的一部分,但是我们也可以从这八个主题中感受到作者对我国改革开放研究的深厚功底和家国情怀,也为我们全面、深入了解中国改革开放的重大问题、前沿问题提供了框架思路。

  中篇“痴心热土”。作者阐述了自己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到海南工作,研究海南、热爱海南、扎根海南的“海南梦”。海南的发展历程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一个重要缩影。30多年来,作者始终战斗在中国改革的第一线,海南从建省到发展到今天,作者作为创建者、参与者和实践者,见证了海南从落后走向发展、从封闭走向开放的整个历程。海南是作者的第二故乡,是作者中国改革开放中国梦的实践地,是作者家国情怀、改革情的倾注地。

  下篇“‘改革’自己”。中改院是中国改革的产物,从一诞生就被赋予了独特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建院以来,中改院“立足海南、面向全国、走向世界”,坚持“用改革的办法办院”,长期跟踪研究改革进程中的重大热点和难点问题,第一时间提出推动改革的政策和行动建议,形成了“网络化、国际化、独立性”的机构特色。在书中,作者对中改院的历史、办院办法、研究特色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介绍,可以让我们对中改院的成功进行初步的了解,为创建一流国际战略智库提供借鉴。

  《我的改革情》既有理论厚度,又充满家国情怀。通过此书,我们既可以了解迟福林同志的奋斗人生,也可以了解我国改革开放重大、前沿的理论问题。同时,我们也可以了解著名战略智库中改院的发展历程、成功经验。《我的改革情》有小有大,有个人奋斗史有国家发展史,有重大理论又有地方实践,可以提供不同的视角,更多的感受。正因如此,这本书特别值得推介,也可以说是纪念我国改革开放40年的优秀图书。

编辑: 张苇柠

书库

工运

  • 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首次把劳动教育纳入党的教育方针教育方针是国家或政党在一定历史阶段提出的有关教育工作的总的方向和指针,是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是确定教育发展方向、指导教育发展的战略原则和行动纲领。

  • 助推劳动教育,职业院校有优势

    在大中小学开展劳动教育的过程中,有一类院校具有独特优势,能够助推这些普通教育类型的学校有效地开展劳动教育,那就是遍布各地的1万余所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劳动教育是职业院校的独特优势职业院校具有劳动教育的理念优势。职业教育是以一种以传授技术技能为主的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在教育理念上追求不是系统构建科学文化知识

  • 打开劳动教育的新天地

    【教育透视】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 劳动教育,作为“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毋庸置疑。

  • 重塑劳动教育观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我们历来坚持的教育方针。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1、劳动教育方针的历史演变与现实处境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劳动教育的历史演变不难看出,我国劳动教育的推进与实施表现出明显的外生性特点。正是这一特点导致我国的劳动教育即使有时候很努力

访谈

文献

  • 为推进新时代改革开放作出新贡献

    近日,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国中共党史学会、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联合举行座谈会与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通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光辉,是推进新时代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纲领性文献。

  • 土地纠纷与过失杀人

    1785年,广东省东莞县的陈文友失去了已耕作了30年的佃租土地,原因是田主收了黄某更多的土地租用金。陈文友因此与黄某打了起来如果把这起案件仅仅作为家庭悲剧,那么这起案件并不具有典型意义。但是如果有数百起类似因土地产权“转移”引起的暴力事件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本站地图|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