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战争控好“中局”至关重要-中工理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 时政 评论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企业 工会 维权 就业 论坛 博客 理论 人物 网视 图画 体育 汽车 文化 书画 教育 读书 娱乐 旅游 绿色 城建 社区 打工
RSS

理论

军事

现代战争控好“中局”至关重要

罗凤歧
2020-04-23 08:49:24  来源: 解放军报

  战争“中局”对全局至关重要。控好“中局”,既能弥补“开局”之短,又能拓展“开局”之利,更有利于奠定“收局”之势。

  现代战争“开局”后会快速进入“中局”。有效控制“中局”,关键在做到“攻守自如”;要做到“攻守自如”,则需要形成绝对或相对战场优势;而要形成绝对或相对战场优势,就必须掌握战场控制权。谁能在战场控制权上占据主动,谁就能成为“中局”控制的主导者。

  掌握物理域控制权。现代战争中,战场物理域控制权在向强者“一边倒”的同时,也正在呈现新的特点和趋势,即陆海空天不同领域控制权的相互连带性、交互影响性在增强;夺取单一领域、局部领域控制权相对容易,夺取全领域、全局性控制权则困难;短时间掌握控制权相对容易,长时间掌握控制权困难;在体系支撑下多维一体联动夺取控制权相对容易,单一力量自行夺取控制权困难。因此,需要相应调整夺控方式方法。一是突破思维模式限制。俄军常用“将军们总是在准备过去的战争”来提醒各级指挥员打破思维定势。现代战争中的物理域控制权交互影响、相互连带,必须要从观念上打破陆军制陆、海军制海、空军制空、天军制天的线性思维模式,形成体系支撑下各军兵种力量联合夺取控制权的现代制权观念和系统化思维模式。二是打破力量运用域界。现代战争中的作战力量越来越向“跨域多能”方向发展,各作战单元在联合指挥机构统一指挥下,跨域夺取物理域控制权将越来越成为常态,而且非军事力量、准军事力量、半军事力量也将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制权夺控中来。因此,必须逐步打破力量运用域界,清除各种力量之间的“天然鸿沟”。三是创新作战行动样式。现代战争中,敌我相互了解程度加深,战场态势透明化程度加大,必须打破传统常规行动方式方法,因敌之变灵活变化,以智慧创新形成超越敌人的新型战略战术。

  掌握信息域控制权。现代战争是信息主导下的战争,信息是作战体系优势发挥和物理域控制权夺取的基础和支撑,不仅各种现代化武器装备性能作用的发挥基于信息系统,而且现代化武器装备攻击的首要目标就是信息系统的关键要素。在这种情况下,信息域控制权已经成为现代战争争夺的焦点,成为“中局”控制的重点。一是确保己方信息系统安全。信息系统在任何一支军队中都是最薄弱的环节,军队信息化程度越高、对信息系统依赖性越大,其信息结构就越脆弱、越容易遭到攻击。夺取信息域控制权,必须首先确保自身信息体系安全可靠,也就是要从硬件、软件两方面做好防护,确保实时获取、传输、处理、使用战场信息,确保实时感知和共享战场态势,确保遭到攻击破坏后能快速修复或启用备份系统。二是破坏敌方信息系统关键节点。无论是普通的信息系统,还是战术云、战役云、战争云等“云”态信息系统,都存在关键节点或环节,只要找准这些关键部位并实施有效破坏,就会使信息系统部分“失能”或整体“瘫痪”。三是压制影响敌方信息流动传输。在针对性进行“硬破坏”的同时,也要有效实施“软杀伤”,即通过电子对抗、信息攻击等方式,压制影响敌方信息流动传输,有效影响敌方作战单元与体系之间、单元与单元之间的信息交互。

  掌握认知域控制权。战争是物质力量的比拼,更是精神心理的较量。拿破仑认为“在战争中精神之于物质是三比一”,克劳塞维茨强调“精神状态对军事力量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杜皮克认为“战斗的成败是精神问题”,我国自古强调“上兵伐谋”“夫战,勇气也”,认为“胜负之征,精神先见”,我军历来重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等等,都在说明精神心理之于战争的重要性。从实质上看,认知域控制权就是精神心理控制权,也是战场终极控制权。掌握认知域控制权,就是要在保持己方精神心理稳定的同时,动摇破坏对方的精神心理稳定性。一是借助舆论干预。舆论宣传已从过去延时影响特定人的“串联”时代进入同时影响所有人的“云联”时代。如果说传统战争中“传单”比“炮弹”更能瓦解敌人,那么现代战争中舆论宣传的效果已经堪比大规模军队,它绕过意识作用于心理,会剥夺受众做出合乎逻辑决定的机会,甚至可以直接影响或改变对方决策。因此,需要通过舆论宣传手段工具的不断迭代更新,以及舆论宣传力量的跨域融合,来有效形成即时舆论优势,敌方对精神心理进行针对性影响干预。二是通过信念激发。信念对认知具有重要影响,也历来是军队精神士气的主要生成因素。克劳塞维茨就特别强调“信念”能够产生“有智之勇”,战争史上因信念动摇信心不足而遭受挫折的教训不胜枚举。坚定必胜信念,持续进行深植内心的精神滋养和浇灌,将能够激发出敢于“压倒一切敌人”的战斗精神、英勇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赤诚的爱国主义精神。三是克服迷雾恐惧。恐惧是一种最普遍的精神心理因素,战争中的恐惧常来自战争“迷雾”。战争中最大的“迷雾”是“不知彼”,尤其是在“中局”阶段,“彼方”力量的变化会严重影响局势走向,从而带来极大精神心理影响和压力。因此,必须在“中局”控制中做到“有以待”,即在手段、力量、思想等多方面做好充分应对准备。

编辑: 迟语洋

书库

工运

  • 【问题探讨】完善民生保障机制助推劳动力社会性流动

    劳动力的社会性流动是不断提升劳动者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重要途径。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促进人才、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工作高度重视。2019年底印发的《关于促进劳动力和人才社会性流动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明确了劳动力、人才合理有序社会性流动体制机制改革的具体要求。

  • 【热点思考】落实稳岗返还政策 促进就业稳定

    新冠肺炎疫情给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严峻考验。稳岗返还作为失业保险制度防失业功能的重要政策抓手,在疫情防控期间成为稳定就业的重要措施选择。落实稳岗返还政策,要坚持就业优先,在地区层面综合决策;适当授权,允许地方政府制定具有属地性质的专项落实行动;加强制度建设,保持政策可持续性。

  • 【前沿观察】让社保降费更好服务就业

    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就业的全力配合, 而社会保险是劳动者的风险防范机制,理应为就业保驾护航。多年来,我国政府充分重视社会保险和就业的关系,在社会保险与就业的协调性方面进行积极探索。

  • 【工作研究】工会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路径思考

    工会作为部分公共职能的承担者,要在深入调查职工状况和生活需求基础上,科学论证、精准施策,引导社会组织和中介机构参与深化改革,力所能及为广大职工提供公共服务和改革产品,为实现我国高质量发展凝聚起职工的智慧和力量。

访谈

文献

  • “九棵木麻黄”的启示

    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生逢伟大的时代,勇做新时代的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需要以谷文昌等先进典型为人生楷模,善于从九棵木麻黄的故事中汲取思想营养,以不忘初心的良好心态、履行使命的奋斗姿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求真务实、埋头苦干,闯关夺隘、接续奋斗,奋力书写更加壮丽的人生华章。

  • 深圳市在全国率先实施工资制度改革

    1981年,深圳市在全国率先开始改革工资制度,并于1982年率先实行结构工资制。这次工资改革无论对企业员工还是机关事业单位干部都具有巨大的影响,是我国工资制度改革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件大事。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本站地图|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