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常谋“非常之事”-中工理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 时政 评论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企业 工会 维权 就业 论坛 博客 理论 人物 网视 图画 体育 汽车 文化 书画 教育 读书 娱乐 旅游 绿色 城建 社区 打工
RSS

理论

军事

应常谋“非常之事”

危 骏
2020-03-26 14:36:38  来源: 解放军报

  今年初的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我们以深刻警醒,启示我们在平常时要多想想何以应对“无常时”。未来战场亦是如此,“水无常形、兵无常势”,战争不会随着指挥员的主观意识去发展,作战对手亦不会按照己方的意志去行动。历史上无数战争实践告诫我们,只有着眼“非常时期”发生“非常之事”,平时常谋常备,战时方能不受制于人、不受制于物、不受制于地等。因此,指挥员必须树牢“非常”意识,常谋“非常之事”,常做“非常之备”,才能应对未来战场“不时之需”,真正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

  常备“非常之时”。1941年12月7日清晨,日军偷袭珍珠港时,美军正在享受美好假日时光,仓促应战的美军最终损失惨重,不仅大量战舰和飞机被毁,还造成了数千人员伤亡,阐释了“忘战必危”的惨痛教训。在国际霸权主义的阴影之下,国家利益冲突、领土争端、宗教问题等多种因素随时可能引发局部冲突甚至局部战争,可以说战争的阴影从未散去,且信息时代作战,随着侦察和打击能力的不断提升,战争预警时间极短甚至基本没有。“攻其不备、出其不意”依然是作战双方的首选,在对方意想不到的时间发起作战。因此,指挥员必须常悬“达摩克利斯之剑”,常具危机意识,常保打仗姿态,督导部队全时段戒备,人员、装备、物资全方位准备,做到无患亦有备,常态备战,危机来临之时才能快速反应,随时能战。

  常想“非常之地”。1981年6月以色列空军千里机动到萨达姆意想不到的伊拉克首都巴格达附近,偷袭并摧毁伊核反应堆,给伊拉克造成了巨大军事和经济损失。随着信息化和智能化战争的发展,非线式作战、非接触作战、虚拟空间作战和太空作战等打破了以往的惯性思维和时空顺序,非常规作战体现得更加明显,作战双方往往在对方意想不到的地点和目标上,突然发起打击,使对方来不及采取有效措施,不仅可增大作战效果,还能减少己方毁伤,尤其是作战体系中的要点、弱点、关键节点,更是对方的首要打击目标。因此,指挥员必须克服惯性思维,着眼未来战争形态和作战样式,围绕加强己方作战体系防卫,常想非常之地和非常之点,尤其应加强对体系的“阿喀琉斯之踵”的防护,当“不可能”发生之时,方能有效掌控。

  常料“非常之敌”。随着作战方式手段的丰富,未来战场扑朔迷离,在这个充满变数的时代,你永远不知道你真正的对手将会是谁、来自哪里、用什么方式手段打。阿富汗战争中,塔利班政权和基地组织信心十足等来的却并非正规联军和常规战争,而是以美军特种作战力量和地方反塔联盟武装的非常规战。科索沃战争中,南斯拉夫的严阵以待并未迎来美军地面部队而是全程大规模空袭。因此,指挥员必须着眼未来作战任务,经常预判可能的作战对手和可能的作战方式,既要把既定作战对手研判清楚,也要把可能的强敌研究透,既要准备与常规之敌作战,也要充分应对非常规对手,既要瞄准地面之敌,也要防范空中、水下以及虚拟空间之敌,既要做好打常规战准备,也要做好应对非常规战的预案。只有平时多研判,紧盯强敌练,紧追对手训,紧贴对手备,才能夯实战时决战决胜的信心和底气。

  常研“非常之策”。“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战无定术、争无固法,必须加强战场研究,有针对性地制定出因时因地因敌的战术战法,才能掌握战场主动,克敌制胜。抗日战争时期,刘伯承同志悉心研究日军的训法战法,及时总结对日作战的经验,研究出伏击、袭击、急袭、打援等多种有针对性的游击战术,从而找到了克敌之策。未来作战,战场情况瞬息万变,战场局势错综复杂,作战可能面对更多的危局、难局、险局和僵局,破解这些非常之局必须采取非常之策。因此,指挥员平时必须加强研究现代战争制胜机理,以强烈的紧迫感和危机感,常置自身于各种危难险僵局等非常之局中,强化非常之敌和非常之局的分析研究,把握其基本特点,抓准其主要弱点,拿出行之有效的非常之策,拟出应变制变的非常之案,战时面对突发情况和战场变化才能胸有成竹,沉着应敌。

编辑: 迟语洋

书库

工运

  • 居家办公薪酬怎么算需要依法说话

    在这场疫情前,劳资双方需要互相理解、互相支持。

  • 以积极人力资源管理引导员工复工复岗

    在疫情防控背景下复工复产,企业面临着招工、稳岗、订单、原材料供给、资金保障、产业链衔接等一系列工作。员工在疫情期间受到的情绪累积、生活压力以及交通受阻等问题均会给复工复岗带来影响。

  • 【专家访谈】疫情下,集体协商应增强灵活性注重实效性

    集体协商是企业与职工之间沟通交流的重要平台,也是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形式。疫情下,应加强集体协商的实效性,注重解决劳动者的实际问题,在操作上更加灵活,对程序可以尽量化繁为简。同时,做好未建会企业的集体协商工作,通过行业集体协商覆盖新业态劳动者。

  • 【前沿观察】劳“疫”结合协同推进劳动教育

    学校应着力建设家校双方互动平台,将劳动教育武装为育人“利器”,让劳动最光荣成为永不褪色的旗帜,成为经得起时代考验的口号。亲子携手,协同推进劳动教育。

访谈

文献

  • 周恩来与南方局干部教育

    从1939年开始,周恩来领导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重庆红岩开展了8年工作。在这段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时期,周恩来特别重视干部教育工作,其间举办了党员干部训练班开展党性教育,干部在红岩村的学习蔚然成风。

  • 伟大的跨越:西藏民主改革60年

    一、黑暗的封建农奴制度三、彻底废除封建农奴制十、西藏发展进入新时代2019年是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按中国传统文化习俗,六十年一甲子,是值得纪念的日子。六十年前的民主改革,对西藏地方和西藏各族人民而言,是一次新生,意义非同寻常。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本站地图|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