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强军征程上弘扬伟大改革开放精神-中工理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 时政 评论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企业 工会 维权 就业 论坛 博客 理论 人物 网视 图画 体育 汽车 文化 书画 教育 读书 娱乐 旅游 绿色 城建 社区 打工
RSS

理论

军事

在强军征程上弘扬伟大改革开放精神

唐西明
2018-12-20 09:04:03  来源: 解放军报

  习主席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深刻指出:改革开放铸就的伟大改革开放精神,极大丰富了民族精神内涵,成为当代中国人民最鲜明的精神标识!

  精神是一种文化的核心内涵。进入新时代,在强军兴军的伟大实践中,继续把伟大改革开放精神发扬光大,既是一种精神接力,是一种文化传承,也是一种责任担当。

一支军队越具有改革力创新力,就越富有生命力战斗力

  军队虽不生产谷物,但却生产安全。正是因为这种特殊属性,决定了军事领域是竞争最为激烈、最需创新活力的领域。

  一支军队的文化精神越具有改革力创新力,就越富有生命力战斗力。由于有了“军功爵制”这样的制度创新,战国时期的秦军从中原六国眼里的“蛮夷之众”变成横扫中原、席卷天下的“虎狼之师”。由于有了“设立总参谋部”这样的体制创新,19世纪的普鲁士军队创造了世界军事史上的传奇;由于有了“闪电战”这样的战法创新,二战时期的德军在战争一开始就横扫大半个欧洲。

  反观之,一支军队一旦安于现状、不思变革,就会迅速被时代前进扬起的尘土沉埋。曾经横扫亚欧的蒙元大军是这样,马踏中原的八旗铁骑是这样,无敌海上的西班牙舰队也同样如此。历史上有鲜活、真切、有血有肉的前车之鉴。某种意义上讲,一部世界战争史,就是改革创新军队战胜落后守成军队的历史。

  我军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辉煌征程,始终贯穿着不断突破、超越自我、敢于创新的精神品格。从“三湾改编”到精兵简政,从“十六字诀”游击战到人民战争理论,永不止步的改革创新精神使我军一次次战胜强敌,最终赢得胜利。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伴随着国家改革开放号角的吹响,我军又迎来了新一轮创新活力的迸发。在领导体制、武器装备、战法训法等方面作出一系列改革,推动我军从数量规模型、人力密集型向质量效能型、科技密集型转变。不断调整改革领导指挥、组织形态、体制编制,有力推动了我军在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道路上阔步前进。加速武器装备更新换代进程,加快军事理论、战法训法创新步伐,极大解放和发展了战斗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主席亲自决策、亲自推动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这次“史上最强军改”推动了我军整体性变革、革命性重塑、历史性跨越,人民军队体制一新、结构一新、格局一新、面貌一新。改革的征程呼唤改革的思维,创新的事业需要创新的思想。“时来易失、赴机在速”。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全球范围内的发展与安全格局、现代战争形态与制胜机理的深刻变化,我们迫切需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破除各种思想障碍,以改革创新的举措务实解决问题,以改革创新的实践推动建设发展,唯此才能抓住机遇、弯道超车、比拼强敌。

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

  改革开放40年积累的宝贵经验是党和人民弥足珍贵的财富,对实现党在新时代强军目标、建成世界一流军队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践启示。

  高举旗帜、铸牢军魂的定力。东南西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改革开放稳步走到今天,就在于我们始终坚持了四项基本原则这一根本保证。1993年,邓小平在同弟弟邓垦谈话中提到:没有这四个坚持,特别是党的领导,什么事情也搞不好,会出问题,出问题就不是小问题。改革不能变旗帜、创新不能偏方向。我们既不能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绝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风貌。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的一篇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全党全国范围内引发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带来了我们党和民族的新的伟大觉醒。农村承包经营、国有企业改革、实现对外开放、完善市场体制等等,可以说,改革开放是在一次次思想大解放的进程中压茬推进的。不摆脱思想的桎梏,就迈不出改革的重围。时代总在前进,形势不断发展,实践逐步深化,我们的理念思维举措也必须因变而变,才能新故相推、日生不滞。

  敢于创新、勇争第一的标准。习主席指出,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培养一大批“木秀于林”的创新尖兵,又给予这些尖兵脱颖而出、着人先鞭的实践平台,正是改革开放巨大成就背后的活力动力所在。植物学家在解释花草树木冒尖现象时说,植物形成尖子是为组合成锐利以加快成长速度。花木如此,遑论人乎?敢于创新才能脱颖而出,勇争第一才能引领潮流,总是跟在别人屁股后面亦步亦趋,炒人家的剩饭吃,就永远也不可能占得先机、尝到真甜。

  谋定而动、蹄疾步稳的智慧。习主席指出,改革开放是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摸着石头过河”是富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改革方法。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党始终既放开步子又踩稳走实地带领人民改革前进,才有了今天的成就。

培育革弊鼎新的文化氛围,厚植改革创新的实践土壤

  40年思想解放,创新精神、创新文化已经内蕴于国家的发展道路,正在释放着日益强劲的动能。强军兴军新征程上,培育革弊鼎新的文化氛围,厚植改革创新的土壤,是新时代人民军队由大向强的紧迫课题和现实考验。

  营造引领改革创新的学习环境。不同的信息风云际会,不同的知识繁花荟萃,不同的理念争锋比锐,由此形成互动与共振,最容易产生创新的雷电。当前,军事科学技术日新月异,部队建设中也遇到不少新的矛盾和挑战,没有敏锐的思想火花,没有厚实的知识家底,就会陷入少知而迷、不知而盲、无知而乱的困境。要教育引导广大官兵永不知足地学习思考、扩容知识,做到精通本职的、掌握基本的、了解前沿的,特别是要坚持用习近平强军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工作,不断开阔眼界、提升站位、触到真知,在学思融合中?出“新航道”、催生“活思想”。

  营造支撑改革创新的人才环境。人是精神的创造者、孕育者,也是精神的传承者、引领者。当前,我军正处在推进新时代强军征程的关键阶段,实现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点的突破向面的提升,需要一大批具有世界眼光、富有朝气活力、锐意改革创新的人才。只有不断健全培养、引进、保留、使用政策制度,不断改善人才发展环境,才能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形成天下英才聚强军、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生动局面。

  营造利于改革创新的制度环境。制度是精神的有形载体,也是其固化象征。改革创新干的多是涉险滩、过暗礁、闯新路的事,这意味着可能有风险、有失误、会失败,有时甚至干得越多出错越多。只有强化正向激励机制,健全容错纠错机制,充分发挥选人用人、奖优罚劣、典型宣扬的杠杆作用,让敢担当的人有机会、能开拓的人有平台、善创新的人有地位,从制度上免除改革创新带来的后顾之忧,才能让改革创新者无畏前行,并激励和鼓舞更多践行者。

  40年波澜壮阔的巨幅画卷,改革强军的历史回响深远而悠长,响彻在强国强军的伟大征途上。投身新时代强军兴军的伟大实践,我们必须以强烈的使命担当,紧跟时代步伐,保持创业的激情、创新的活力、创造的追求,在伟大实践中彰显伟大精神,在弘扬伟大精神中推进伟大实践。

编辑: 张苇柠

书库

工运

  • 【观察思考】企业工会干部提高群众工作水平的思考

    保持和增强群团工作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企业工会干部应把握工会工作特点,有效履行职责,适应改革发展要求保持和增强群团工作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企业工会干部应把握工会工作特点,有效履行职责,适应改革发展要求,不断提高群众工作水平。

  • 【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把工会组织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充满活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全国总工会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发表的重要讲话,科学回答了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一系列方向性、根本性、战略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全国总工会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发表的重要讲话,站在事关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战略高度

  • 把握行动指南彰显工会新担当新作为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工会工作的地位作用、目标任务、实践要求,为新时代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创新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工会工作的地位作用、目标任务、实践要求,科学回答了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一系列方向性、根本性、战略性重大问题

  • 推动改革发展 促进社会和谐

    纪念政府与同级工会联席会议制度推行30周年座谈会12月13日在北京召开。会议总结推行政府与同级工会联席会议制度30年来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坚持政府与工会联席会议制度 不断拓展工会宏观参与的渠道福建省总工会

访谈

文献

  • 初心不负映日月 丹心碧血铸忠魂

    我为革命而死了,你不要悲伤,不要难过,应抚养爱生,以继予志。我的财产由你继承。——这是临刑前王步文写给妻子方启坤绝笔信的全部内容。王步文,中国共产党安徽省委第一任书记,为中国共产党早期在安徽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1931年,年仅33岁的王步文在安庆英勇就义。

  • 革命大家庭的无私大爱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留下的红色家书中,有一类家书格外特别,这类家书,是专门写给烈士后人的。它冲破和超越了血缘亲缘关系的藩篱革命军人有进无退,曹渊壮烈牺牲曹渊,1902年生于安徽寿县,黄埔军校第一期第三队学员。在周恩来同志领导平定广州商团叛乱和两次东征中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本站地图|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