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三重境界-中工理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 时政 评论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企业 工会 维权 就业 论坛 博客 理论 人物 网视 图画 体育 汽车 文化 书画 教育 读书 娱乐 旅游 绿色 城建 社区 打工
RSS

理论

文教

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三重境界

谢红星
2020-01-10 09:33:55  来源: 学习时报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学教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这应该是对当代人民教师的最高要求。具体的,从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要求来看,从教师职业升华的历程来看,从学生——受教育者成长需求来看,大学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可以从知识境界、教育境界和道德境界三个方面来概括。

  知识境界

  我们通常把大学教师的职业活动称为“学术活动”,教师们自己也认为,自己是从事学术的。从字面上理解,所谓“学术”,应是“学问之术”。这里的“学”指的是可以激励人们去思考、研究和探索的,具有一定难度的知识体系,这里的“术”应该是在规律、方法指导下的应用。梁启超先生有言,“学也者,观察事物而发明其真理者也;术也者,取所发明之真理而致诸用者也”,他还讲“学者术之体,术者学之用”。这应该是对“学术”比较精准的解释了。教师,如果没有对某一领域专门知识的系统掌握,就不能说这个老师是有学术的。不论是从基于科学研究的学科分类来看,还是基于人才培养的大学专业设置或专业发展来讲,对某一学科的专业知识有较深的研究和自己的理解,是作为一个专业教师的基本条件。

  当然,仅仅是这样还不够。教师专业知识的掌握和专业知识的传授是两个方面,一个有着完整系统专业知识的人不一定能成为一个好的教师,从专业知识的讲授、传播,到学生的接受、理解进而融会贯通,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

  具体来说,首先,教师自身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至关重要。一个教师要全面理解和把握专业知识,必须具备完整准确系统讲授、传播该门专业知识的能力,还要通过课程、教材、课堂教学等载体的熟悉运用,包括教学方法、技巧与学生的互动交流等讲授该门专业知识,从而达到人才培养目标。其次,教师要在对学生专业知识的传播、讲授的过程中,通过自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引导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和提高。再次,教师要通过学习和运用自己和他人最新的学术研究并把它应用到教学中去,进而激发和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和热爱。当然,在科学技术进步日新月异变化的今天,教师也必须不断适应新的发展趋势,面向变革性技术带来的重大改变,成为终身学习者,和学生一起拥抱新的科学和技术革命,并应用于教学和与学生的沟通中,帮助学生不断探求真理、探索世界。

  教育境界

  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大学教育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应该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这是对教师另一境界的要求,即教育境界。习近平总书记这样描述自己心中的好老师,“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这充分体现了对教师教育境界的要求。

  首先,从课程设置所体现的教育境界要求来看,我们应该系统科学地设计包含大学生成长全过程的教育体系,通过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来培养学生在德智体美劳方面的全面发展,把学生的人格塑造、能力培养和习惯养成放在与知识教育同等重要的位置,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其次,从有利于学生成长的环境来看,教育应该给学生成长创造更加宽松的、有利的发展空间,呵护学生的梦想,更好地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再次,从对教师的职业要求来看,在知识体系的传播教育过程中,教师更应该注重对学生科学道德、科学伦理的教育,引导学生在价值取向上有更高的追求。蔡元培先生说过,“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责任”。要促使学生养成科学、严谨、敬业的精神,呼唤学生的责任心、道德感和使命感;更进一步的,呼唤学生关心科技与文明、科技与社会进步等重大问题,以及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关切、悲天悯人的情怀等。

  钱颖一先生曾在一次演讲中讲到,不能把知识和教育混为一谈。从教育者的角度来看,教师作用发挥至关重要。教师既要培养学生脚踏实地学习知识、掌握知识的能力,更要培养学生胸怀理想、抬头仰望星空,向追求科学和艺术,向探寻真理和未知世界作不懈的努力和探索。

  道德境界

  “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应该是高尚人格的化身,教师的言行应该是学生学习的道德标准,这是对教师道德境界的要求。

  首先,道德境界要求教师要树立远大的志向,有崇高的职业理想和道德操守。教师是一种高尚的职业,值得为之奉献。其次,在引导青年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关键时期,道德境界要求教师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结合言传与身教,用自己专业且渊博的知识素养、高尚的道德修养唤起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使这种道德教育润物细无声地滋润学生的心田、转化为日常行为,帮助学生塑造坚定的理想信念、养成独立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再次,教师通过教书育人,实现人生的升华,也是一种道德境界。教学具有艺术的传播力和感染力,教师在传播知识的过程中,是知识的传播,更是人生的升华。教学活动也成为一种艺术传播,一种道德教化,一种价值引领,这时教师成为知识的内化者,教书育人就达到了统一。这种良性互动不仅成就了学生,也成就了教师自身。

  教师要成为社会风尚的引领者,一支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教师队伍,一定会为社会注入积极向上的正能量,进而引领社会风尚。教师要勇于担当时代发展的重任,弘扬高尚情操,践行和传播正确的价值观与道德规范。要积极弘扬科学精神,追求真理,鼓励创新,做优秀文化和科学知识的传播者。更要涵养深沉的家国情怀,以专业和学识、热血和奋斗为社会的发展、国家的振兴、人类的进步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作者系湖北大学校长)

编辑: 迟语洋

书库

工运

  • 劳动者讨工资须遵循法律边界

    又是岁末年初时,如何讨要自己被拖欠的工资,又成了一部分劳动者必须面对的问题。结合曾经发生的故事,以下5个案例提醒劳动者:别因方式不当导致讨薪未果,还招来如下五宗罪过。

  • 文学创作应更多向工人题材与工人形象倾斜

    工厂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工人的精神是高尚纯净的,无论社会生活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工人都要在生产一线流汗甚至流血,他们是国家的脊梁、社会的支柱。通过文学创作表现工人生活,塑造工人形象,应该是文学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 凝聚职工力量 建设幸福西宁

    新时代赋予工人阶级新使命,新征程呼唤工会组织新作为。西宁市总工会在西宁市委的坚强领导和青海省总工会的精心指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履职尽责、担当作为,以不等不靠和只争朝夕的精神,以更大的闯劲、干劲和实劲,一张蓝图绘到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努力推动新时代西宁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取得新发展、实现新跨越、开创新局面,团结动员全市广大职工为打造绿色发展样板城市和建设新时代现代化高原美丽幸福西宁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 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

    创新社会治理制度,必须把握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要求。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把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作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作出了创新性的制度安排,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和完善社会治理指明了方向。

访谈

文献

  • 周恩来与南方局干部教育

    从1939年开始,周恩来领导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重庆红岩开展了8年工作。在这段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时期,周恩来特别重视干部教育工作,其间举办了党员干部训练班开展党性教育,干部在红岩村的学习蔚然成风。

  • 伟大的跨越:西藏民主改革60年

    一、黑暗的封建农奴制度三、彻底废除封建农奴制十、西藏发展进入新时代2019年是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按中国传统文化习俗,六十年一甲子,是值得纪念的日子。六十年前的民主改革,对西藏地方和西藏各族人民而言,是一次新生,意义非同寻常。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本站地图|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