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社会公德 促进社会美好-中工理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 时政 评论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企业 工会 维权 就业 论坛 博客 理论 人物 网视 图画 体育 汽车 文化 书画 教育 读书 娱乐 旅游 绿色 城建 社区 打工
RSS

理论

访谈

弘扬社会公德 促进社会美好

张国强
2020-01-07 09:42:29  来源: 解放军报

  只有社会稳定有序、和谐美好,大家才能过上幸福美好生活

  公民的人格水准普遍提高了,遵守社会公德就会成为自觉行动

  弘扬社会公德做表率,不仅军队有优良传统、军人有深厚底气,而且社会有广泛认同、群众有热切期盼

  江畅 教育部长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湖北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湖北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伦理学会副会长。发表论文310余篇,出版著作32部。曾获湖北省优秀成果奖、教育部优秀成果奖、第七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奖优秀成果奖和首届罗国杰伦理学教育基金优秀学术著作奖等奖项。

  记者: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是新时代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行动指南,也是2001年《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颁行18年后中央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需要就公民道德建设作出的重大部署。您是伦理学专家,想请您谈谈新时代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深远意义。

  江畅:2001年《纲要》是我国市场经济刚刚兴起、中华民族开始富起来时颁布的,而新《纲要》则是在我国市场经济趋于成熟、中华民族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新时代印发的。两个《纲要》出台时间相隔虽只十几年,但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重要体现之一,就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发展不平衡,经济建设与道德建设发展不平衡。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目标、任务和措施都应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发展,与时俱进加以深化。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当务之急就是全面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完善道德规范、强化道德认同、引领道德实践、增强道德意愿、提高道德自觉,努力将公民道德素质推向更高水平,达到更加完美的境界,使中华民族在道德上、精神上、文化上强大起来,使我们的社会生活更友善、更和谐、更美好、更幸福。

  记者:您对道德与文明、价值与文化、幸福与和谐有深入研究。您认为当前社会公德建设状况如何?新时代弘扬社会公德有哪些有利因素?

  江畅: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公民道德建设,立根塑魂,正本清源,出现了风清气正的良好局面。一方面,基本克服了市场经济刚刚兴起时社会生活中出现的种种道德乱象,社会道德治理成效显著。另一方面,人们公德水准、文明素质普遍提升,社会风尚呈健康向善良好态势。与此同时,社会出现许多充分彰显积极友善正能量的良好现象,譬如活跃在全国各地的志愿者。统计表明,全国实名志愿者总数达1.37亿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十分之一。志愿者是新时代我国社会公德的形象大使,他们的志愿行动传递了人间友爱真情,促进了社会风尚敦厚淳化。又如我国慈善事业日益发达,见义勇为英雄不断涌现,德行善举、爱心捐赠比比皆是,这都是社会公德水准不断提高的具体体现。社会公德状况总体向好,崇德向善是主流。

  与市场经济实行之初相比,新时代加强社会公德建设有利因素很多。首先,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公民道德建设,包括社会公德建设。新《纲要》不仅对此作出顶层设计,而且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为社会公德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其次,加强社会公德建设已成为亿万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生活的共同心愿和强烈呼唤。人是社会动物,只有社会稳定有序、和谐美好,大家才能过上幸福美好生活。特别是在富起来之后,社会有序和谐成为人们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重要内容,大家因此会更加自觉参与社会公德建设,争做社会公德践行者维护者。再者,经过多年不断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人们思想觉悟、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明显提升,也为加强社会公德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此外,公民教育程度普遍提高、城镇化进程加快、良好社会公德对公民正面影响越来越大,所有这些都是今天弘扬社会公德的有利因素。

1 2 共2页

编辑: 迟语洋

书库

工运

  • 劳动者讨工资须遵循法律边界

    又是岁末年初时,如何讨要自己被拖欠的工资,又成了一部分劳动者必须面对的问题。结合曾经发生的故事,以下5个案例提醒劳动者:别因方式不当导致讨薪未果,还招来如下五宗罪过。

  • 文学创作应更多向工人题材与工人形象倾斜

    工厂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工人的精神是高尚纯净的,无论社会生活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工人都要在生产一线流汗甚至流血,他们是国家的脊梁、社会的支柱。通过文学创作表现工人生活,塑造工人形象,应该是文学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 凝聚职工力量 建设幸福西宁

    新时代赋予工人阶级新使命,新征程呼唤工会组织新作为。西宁市总工会在西宁市委的坚强领导和青海省总工会的精心指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履职尽责、担当作为,以不等不靠和只争朝夕的精神,以更大的闯劲、干劲和实劲,一张蓝图绘到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努力推动新时代西宁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取得新发展、实现新跨越、开创新局面,团结动员全市广大职工为打造绿色发展样板城市和建设新时代现代化高原美丽幸福西宁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 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

    创新社会治理制度,必须把握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要求。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把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作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作出了创新性的制度安排,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和完善社会治理指明了方向。

访谈

文献

  • 周恩来与南方局干部教育

    从1939年开始,周恩来领导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重庆红岩开展了8年工作。在这段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时期,周恩来特别重视干部教育工作,其间举办了党员干部训练班开展党性教育,干部在红岩村的学习蔚然成风。

  • 伟大的跨越:西藏民主改革60年

    一、黑暗的封建农奴制度三、彻底废除封建农奴制十、西藏发展进入新时代2019年是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按中国传统文化习俗,六十年一甲子,是值得纪念的日子。六十年前的民主改革,对西藏地方和西藏各族人民而言,是一次新生,意义非同寻常。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本站地图|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