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教育研究前沿与热点-中工理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 时政 评论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企业 工会 维权 就业 论坛 博客 理论 人物 网视 图画 体育 汽车 文化 书画 教育 读书 娱乐 旅游 绿色 城建 社区 打工
RSS

理论

文教

2019年教育研究前沿与热点

2020-01-02 09:38:06  来源: 中国教育报

高等教育

  内涵式发展取得新成绩

  2019年4月,教育部等13部门召开“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启动大会。教育部4月发布《关于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的通知》,9月发布《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10月发布《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在2019年得到了强化,进一步得到了政策支持,学者也就此进行了探讨。

  “双万计划”有助于构建一流本科专业体系。有学者提出,“双万计划”落实关键是,能否创设不同场域目标一致性的政策执行环境,能否调动基层院系和教师的积极性。有学者认为,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与一流本科教育建设之间绝非简单的对应关系,本科专业建设属于高校的“内政”。

  一流课程能够优化高校培养体系。有学者提出,2018年以来,“以本为本”成为最大共识,全面振兴本科教育的基本面开始成形。有学者提出了金课的标准,但很多“水课”的学生评价分数比较高,因此课程“黑匣子”需要过程评价。有学者提出,教学要要以德为先,严管严出,守住高校生命线。有学者就高校学生实习制度进行研究,认为实习应回归学习活动的基本属性,并要构建高校学生实习法律保障体系。

  高校内部治理要依据大学章程。教育部近日发函同意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和陕西师范大学大学章程部分条款修改。有学者认为,大学行政权力清单制定应内在依据大学章程,唯此才能取得自身的合法性。大学章程治理性未充分显现,其建设应具连贯性,不应随核准发布而结束。

职业教育

  聚焦重点深耕细作

  2019年2月,国务院出台《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及系列文件和举措;10月,教育部、财政部公示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拟建设单位名单,29个省份的197所单位入选。

  围绕职教育提质升级,学者们进行了相关探讨。

  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有学者认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主导思想是深化改革,主要目标是高质量发展,价值导向是强化服务,构成了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方略。要实现该目标,需要对接科技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通过标准化建设,打造一批高水平的职业学校和专业。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核心要素。有学者认为,产教融合强调了宏观层面教育与产业、微观层面教学活动与生产活动中牵涉多方利益主体的跨系统合作,主体间的互动结合可以产生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发展产教深度融合应提高职业院校在专业设置、师资建设、教材使用、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标准化水平,为推进制造业、服务业和农业现代化积蓄人力资源、提供智力支持。

  高职百万扩招计划为职业教育带来颠覆性变革。有学者认为,高职百万扩招“形在规模,意在质量”,但其有效实施需要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进而改革高等职业教育的现有办学形态和配套制度。

  建设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2018年全国高等职业院校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评估报告》《2018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办学能力评估报告》对建立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提出新要求。有学者认为,构建类型属性突出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应强化职业教育监管和督导评估,建立职业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制度,建立职业教育监管体系。建立健全新时代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要完善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教师队伍建设

  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浓厚氛围

  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若干意见》,连同日前印发的《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等文件,为培育“四有”好老师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制度保障。

  教师队伍建设,是学者重点关注、研究的教育领域之一。

  师德师风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问题。有学者提出,我们应该从社会进步、个人发展、民族命运的高度正视和重视新时代教师伦理的建构。治理违反师德行为,不仅先要让纪律和法律的约束硬起来,还要让监督的触角更加敏锐。面对新形势下师德师风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必须着力建立师德师风建设的长效机制。

  师范专业认证,建立质量标准体系。2019年8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2019年通过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的专业名单的通知》;10月,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印发《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和《特殊教育专业认证标准》。有学者认为,专业认证应采取专业去实体化、学科实体化、课程模块化、教学学术化等措施。

  建立完善教师国家荣誉称号和表彰奖励体系。于漪、卫兴华、高铭暄三位教师获得“人民教育家”荣誉称号,引领新时代全国教师队伍建设。于漪曾说,教师首先是个大写的人。高铭暄教授潜心刑法学教学科研的精神,把自己对党忠诚、对法学事业的执着和奉献作为推进刑法学新发展的强大力量。辞世的卫兴华生前说过,“我们这一代,更不用说老一代,首先考虑国家的利益、民族的利益、人民的幸福”。

 教育科研

  教育科学研究呈现新特征

  2019年10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加强新时代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的意见》,这是指导新时代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的纲领性文件。

  围绕教育科研的重要性、教育科研质量、推进教育科研治理现代化等,学界展开讨论。

  教育科学呈现新时代特征。教育学者们对新时代加强教育科研的重要性、任务、工作机制、评价方式、保障机制、素质要求等进行了较为深入、系统的阐释,并提出,20世纪90年代起,得益于互联网技术,全球科研出版体系获得迅猛发展,近年来呈现出四个显而易见的主要趋势:科研支出和发表总量快速增长;研究活跃国家数量上升;国际合作论文数量和比例增长;研究领先国家多元化。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教育科研战线要做好五个方面工作:坚定政治方向、聚焦立德树人、体现中国特色、突出质量导向、加强队伍建设。

  研究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发展趋向。有学者认为,面对人工智能的直接正面冲击以及对人类生存的挑战和潜在危险,目前学界对教育科研的探讨主要局限于行政命令的推介,一线教育科研工作者对这一问题的关注远远不够,讨论也才刚刚开始。对于如何做好教育科研,还缺乏更多、更广泛、更深入、更系统的研究。

  教育科研大有作为。有学者认为,教育科研战线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上来,牢牢把握新时代教育科研的正确方向、健全教育科研机构体系、完善教育科研协同创新机制、提升教育科研治理水平、创新教育科研范式和方法、改革教育科研评价方式,在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彰显新作为、展现新气象。

  (本文撰稿: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教授李孔文、副教授刘继萍,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师发展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常淑芳、牛楠森,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石亚兵,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教育研究所教授霍丽娟,苏州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余庆)

1 2 3 共3页

编辑: 迟语洋

书库

工运

  • 凝聚职工力量 建设幸福西宁

    新时代赋予工人阶级新使命,新征程呼唤工会组织新作为。西宁市总工会在西宁市委的坚强领导和青海省总工会的精心指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履职尽责、担当作为,以不等不靠和只争朝夕的精神,以更大的闯劲、干劲和实劲,一张蓝图绘到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努力推动新时代西宁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取得新发展、实现新跨越、开创新局面,团结动员全市广大职工为打造绿色发展样板城市和建设新时代现代化高原美丽幸福西宁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 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

    创新社会治理制度,必须把握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要求。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把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作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作出了创新性的制度安排,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和完善社会治理指明了方向。

  • 有效推动长三角地区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推动长三角地区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要以新观念、新格局引领,始终胸怀“两个大局”,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 对标职业道德准则做合格新闻工作者

    日前,新修订的《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向社会公布,准则共7条31款,明确提出新闻工作者要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坚持改进创新等方面下功夫,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做政治坚定、引领时代、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

访谈

文献

  • 周恩来与南方局干部教育

    从1939年开始,周恩来领导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重庆红岩开展了8年工作。在这段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时期,周恩来特别重视干部教育工作,其间举办了党员干部训练班开展党性教育,干部在红岩村的学习蔚然成风。

  • 伟大的跨越:西藏民主改革60年

    一、黑暗的封建农奴制度三、彻底废除封建农奴制十、西藏发展进入新时代2019年是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按中国传统文化习俗,六十年一甲子,是值得纪念的日子。六十年前的民主改革,对西藏地方和西藏各族人民而言,是一次新生,意义非同寻常。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本站地图|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