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科教天地-正文
搞科研创新 本科生也有春天
//m.auribault.com2013-10-10来源:中国教育报
分享到:更多

  

  ■本报记者 李益众

  社会对本科生参与科研普遍持质疑态度,传统的本科教育体系也并不包含科研创新内容。实验室不对本科生开放,没有专项经费,成绩不易得到认可,本科生想搞科研创新可谓阻碍重重。

  2005年启动本科生创新实验,2008年推出“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2013年出台《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管理办法》,成都医学院从实验室开放、经费支持、政策鼓励等方面对本科生搞科研大开绿灯,师生们都从中尝到了甜头。

  从火锅中得到“结肠癌转移”的启示

  一个周末,成都医学院学生杨菁与同学一起聚会吃火锅。结果,好几个同学都拉肚子。来自生物技术系的杨菁心中冒出一个念头:吃火锅拉肚子,是因为辣椒碱与炎症之间有关系;而肿瘤转移与炎症之间也存在密切联系;那么,吃火锅与结肠癌转移之间是什么关系呢?一篇探讨辣椒碱与结肠癌转移之间关系的论文在杨菁等学生们的心中慢慢萌芽。

  杨菁的指导教师张涛告诉记者,这篇由火锅引出来的论文最终在欧洲知名肿瘤杂志《Neoplasma》上发表,因为它首次证明了低浓度辣椒碱诱导活性氧簇(ROS)生成,从而激活相应信号通路,进而促发肿瘤细胞EMT,促进结肠癌发生转移。论文首次从学理上证明了:四川地区结肠癌发病率比全国其他地区高出约20%,正是跟四川人喜食火锅等辛辣食品密切相关。

  杨菁们的成功是成都医学院鼓励本科生搞科研创新的一个缩影。9月29日,在成都医学院举办的首届大学生创新论坛上,揭晓了“十佳指导教师”、“十佳学术论文”名单,对参与科研创新的本科生及其指导教师给予奖励。

  是否应该鼓励本科生搞科研?

  成都医学院是一所最高培养层次仅为本科生的地方性本科院校。该校针对本科生的创新实验最早起源于2005年的医学机能实验室。当年,这一实验室是由不足6平方米的厕所改造而成的。

  学院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主任张晓说,像所有的新生事物一样,成都医学院的本科生创新实验从一开始就饱受争议:本科生能搞科研吗?本科生能创新吗?时至今日,这种争论还在继续。

  由于社会对本科生搞科研创新普遍持质疑态度,传统的本科教育体系并没有太多科研创新的内容。受这一理念的影响,高校的实验室一般不对本科生开放;本科生参与实验也没有专项经费支持;即使他们能取得一点成绩也很难得到认可。

  但是,本科生参与科研的兴趣爱好和蓬勃欲望正在日益改变这一现状。成都医学院副院长昝加禄告诉记者,正是考虑到学生有这方面的兴趣爱好,而学校也想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于是尝试着推动“本科生创新实验”。

  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遗传学教研室马用信教授告诉记者:“成都医学院有不少学生考取我的研究生和博士生,他们表现出扎实的实践动手能力和严谨的科研思维能力,这让我对成都医学院的创新实验计划项目倍感兴趣。通过了解,我得知他们成立专门的学生科研活动管理机构,设立了本科生科研基金,鼓励学生早期进入实验室、加入教师科研团队,在兴趣的驱动下自主设计、自主实施实验,把‘实践——创新’凝练成为学校的特色。”

  助力本科生在科研中学会创新

  制约本科生搞科研创新的核心要素是实验室不对本科生开放、没有经费扶持、缺乏激励机制。对此,成都医学院出台了《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管理办法》等文件,从经费、实验室、激励机制这几个方面着手,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学院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项目按照“兴趣驱动、自主实验、重在过程”的原则,引导和推动教师们积极探索以问题和课题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性实验改革,有效地调动了教师指导创新实验、学生参与创新实验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经过几年的尝试,学生们用一个个鲜活的事实和扎实的成果证明了本科生不但能搞科研项目,而且还能出创新成果。

  西华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杨军教授告诉记者:“在四川省第十二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我看到成都医学院汇报的论文和项目展后深受震撼,他们的本科生展示出了较高的科研水平,甚至超过了一些研究生。”

  自2008年启动实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以来,成都医学院共投入专项经费200多万元,至今已累计立项的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项目达到276个,参与学生近2000人次,学生受益面达到25%,本科生发表论文192篇,其中SCI论文2篇、中文核心论文48篇、科技核心论文92篇。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