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中非友谊无惧风雨、世代相传-中工理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 时政 评论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企业 工会 维权 就业 论坛 博客 理论 人物 网视 图画 体育 汽车 文化 书画 教育 读书 娱乐 旅游 绿色 城建 社区 打工
RSS

理论

访谈

让中非友谊无惧风雨、世代相传

王斯敏 张胜
2018-09-03 07:47:12  来源: 光明日报

  为迎接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的举行,北京在重点区域共设置主题花坛25处,在花材选取、造型设计等方面也处处体现出中非友好的元素。本报记者 郭红松摄

  记者:9月3日,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在万众期待中开幕。这是中非友好大家庭的又一次大团圆。在您看来,中非合作论坛设立18年来对中非合作起到了哪些重要作用,本届论坛又具有怎样的深远意义?

  魏建国:中非合作论坛从2000年开始举行。我从那时起直至离开工作岗位,有幸参与了其间每届论坛相关工作。尤其是2006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我担任中方筹委会秘书长,见证了该届峰会成功举办,中非关系被提升至新的发展水平。

  18年来,这个启航于新千年第一个年头的论坛不断成长,在举世关注中走出了特色道路,在挑战和磨砺中取得了辉煌成就。就机制建设而言,历经18年发展,论坛更加成熟、规范、系统化,更为平等、务实、高效——定期举行领导人峰会及部长级会议,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发布宣言和行动计划,每三年检查一次成果落实情况,切实有力地持续推动中非合作发展;就合作领域而言,“既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又善于与时俱进重创新”,在坚持好经贸合作这个“起始点”“重头戏”的基础上,中非合作着力创新、不断拓展,已经在农业、科教、文化、政治、安全、社会、生态等各个领域展开了形式多样的务实合作,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合作格局,有力推动了中非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形成。可以说,中非合作论坛已经成为展示中非合作成就的一张“名片”,增进中非友好情谊的一次聚会,指引南南合作深入开展的一面旗帜。

  经过多年发展,论坛框架下的中非合作成效显著,受到非洲各国一致好评和国际社会高度肯定。数据最能说明事实:2017年中非贸易额1700亿美元,比2000年增长了17倍,比1978年增长200多倍,中国连续9年成为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中国对非投资比2000年增长100多倍;中非人文交流稳步拓展,双方人员往来每年近200万人次,友好省市总数已达130多对。

  今年的峰会,因为国际局势的复杂多变而面临严峻挑战,但迎来的历史性机遇也前所未有。在三年前的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上,习近平主席提出中非“十大合作计划”,三年来,中非各国领导人为此积极行动、充分沟通,为如约落实各项承诺做出了大量努力。可以预料,成效会是显著且喜人的。这将为本届峰会着眼中非合作做出更新承诺、提出更高目标提供底气和基础。

  我相信,本届峰会将以更加充分的共商、更为务实的举措推动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也将以新的理念与战略,回应中非人民对于中非合作走向更高质量发展的热切期望。峰会将把“合作共赢”摆在重要位置,在全球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治理赤字的严峻挑战下,探讨“一带一路”建设如何更好对接非洲发展,从而实现经济大融合、发展大联动、成果大共享,让非洲大陆上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搭上中国发展的“快车”“便车”,增强非洲人民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同时,中非也将通过务实有效的合作,为当前的全球治理提出方案、指明方向。

记者:“合作共赢,携手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是本届峰会主题。您曾长期参与、推动并见证了中非经贸发展和合作友谊。关于中非合作与友谊,您有什么样的直观感受和深度认识?在您看来,长期的中非友好合作对于中非双方乃至世界发展意义何在?

 魏建国:“河有源泉水才深”,中非友好合作源远流长,今天中非合作的成绩有目共睹,中非友好的情谊前景光明。中非关系一步步升级为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这是双方基于历史、立足现实、着眼未来的共同意愿和主动选择。可以说,秉持“携手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理念,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之间,更加心气相通、追求相合,正在朝着更加亲密真诚、更加互利共赢的方向稳步前行。

  中国与非洲,始终是真诚相待的好朋友,是情同手足的好兄弟,是平等互利的好伙伴。毛泽东主席说,是非洲兄弟把我们“抬进”了联合国;习近平主席多次强调,“中国和非洲国家是患难之交,患难之交不能忘。”我对此有着切身感受。从1973年起我在驻非洲多国使馆从事商务工作,到1992年离开非洲,我到过非洲54个国家和地区,大量耳闻目睹的事实令我对中非友谊有着坚定信心。例如,在津巴布韦和纳米比亚,我们帮助建设纺织厂并吸纳当地民众就业,工人们升起本国国旗和中国国旗,表示尊重和感谢;在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国家会议宫援建工地,黑人小伙子和中国“好朋友”一起劳动,学会了唱中文歌曲《十五的月亮》;有好几次,我们夜晚开车外出遭遇抛锚,非洲兄弟们主动聚拢过来,帮忙推车、打电话找维修、送水送食物,等车修好开动了,还跟着跑一段,挥手送别。我们始终沉浸在感动之中。

  为什么中国与非洲能成为“全天候的朋友”,为什么这种友谊能无惧风雨、世代相传?首先是因为中非友谊与合作秉承了正确义利观,义利相兼,以义为先。中国一直奉行和平发展的理念,坚持在尊重主权、平等互利的基础上与非洲国家友好合作。中国给予非洲全方位援助和支持,这些援助是不附带任何政治条件的,是兄弟之间的帮扶和互助。就像一位非洲政要说的那样:“中国兄弟自己也在努力发展,还真诚地帮我们一起发展。一个人在富的时候给予别人不算太难,穷的时候还这样做,才是真正的哥们儿。”

  其次,非洲朋友非常重视中国40年改革开放的成绩和经验。在他们看来,改革开放之前的中国在经济上面临很多挑战,但中国可以用40年时间富起来,那非洲也不是没有可能。中国改革开放带给非洲最重要的一点,是主动选择自身发展道路、自力更生加快发展的底气和信心。

  最后,非洲需要中国,中国也需要非洲。中国有先进的技术、多样的产品,人民有较强的消费能力,非洲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巨大的市场。中非双方优势互补,完全有条件实现互利共赢。

  习近平主席对中非关系做了精辟概括:“中非关系最大的‘义’,就是用中国发展助力非洲的发展,最终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因此,中非之间的友好合作,对于中非以及所有发展中国家意义重大,对于整个世界的经济发展影响深远。而中非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也必将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形成和强化起到重要作用,有力推进新型全球治理体系构建。

 记者:中非之间应当怎样达成更加务实有效的紧密合作?结合非洲发展更好对接“一带一路”建设的需求,在中非经贸合作等方面,您有何判断与建议?

魏建国:今天,在谋求自身发展的进程中,中非发展战略日渐体现出高度契合的鲜明特点。中非合作应该进一步拓宽领域、提质增效,不仅在经贸、政治、安全、国际事务等方面深化合作,还应更加注重旅游、科教、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合作探讨,寻找更加有效的合作方式与渠道。

  经贸合作是中非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中非友好关系的重要动力,也是深入开展对非工作的战略支点。对中国而言,在当前中美经贸摩擦不断升级的背景下,非洲已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最佳目的地之一。这对中非来说是一个双赢的选择。

  如何提升中非经贸合作“含金量”,推动合作更好发展?至少要注意如下几点:合理规划、有序布局,进一步建设好境外合作园区这一重要平台。注重开拓工业园区、经济合作示范区等抱团“走出去”的方式,让中国企业,特别是广大民营企业更多地走进非洲。这不仅有助于非洲发展对接“一带一路”建设,更将为中非产能合作提供重要载体;着力提高中国对非经贸合作的科技含量,不能停留在制鞋、纺织、服装、箱包等层面的合作,必须抓住未来5-10年的黄金期,推动高新企业投资非洲,开设高科技研发制造基地;加大在非洲援建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开展农业产业化合作力度,将高产优质品种以及先进实用的育苗、耕作、收获等配套技术推广应用,帮助提高非洲农业生产水平;大力开展对非人才培训,将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培训等全面纳入培训体系之中,为推进中非产业对接、产能合作提供人才支撑;扩大同非洲人民币结算和本币互换业务规模,鼓励中国金融机构扩大对非投融资合作。

  在经贸合作过程中,要注重发挥政府及社会各界的积极作用。从政府层面来看,要为中非合作,特别是中非经贸合作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成长氛围,比如可依据情况签署双边自贸协定,与当地政府联合出台更多保护中国企业“走进去”的措施,适时解决中国企业在非洲落脚难、融资难等问题;从企业角度来看,要选好目的地,科学评估其政治状况、社会治安、市场环境等。既要注重当地的社会效益,比如拉动经济增长、带动就业增加等,当好“一带一路”建设的形象大使;又要选对项目、选准合作伙伴,坚持平等互利的合作原则。从行业协会来讲,要发挥好服务中资企业作用,做好价格协调、市场秩序维护等工作,注重以法律教育、企业教育、合规教育等引导企业家和广大在非建设者,为实现“一带一路”对接非洲发展贡献力量,做好可亲可敬的“中国代言人”。

编辑: 张苇柠

书库

工运

  • 邓中夏:中国工人运动的著名领导人

    来到邓家湾村,循着一段青石阶向里,就到了邓中夏故居前。这是一栋湘南民居格调的青砖瓦房,故居大门正上方悬挂着“邓中夏故居”牌匾邓中夏,1894年10月生,湖南宜章人。1914年考入湖南高等师范学校,1917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

  • 增强依法维权意识 维护劳动报酬权利

    劳动报酬权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之一,在劳动权利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追索工资是劳动争议案件中最为常见的诉求2017年2月,嵇某等人到烟台市某工地工作,约定每天工资300元。开工后,嵇某与工友们起早贪黑,吃住都在工地上

  • 2018港澳工会青年研讨营在长春开营

    本报讯(记者 刘长宇)8月26日下午,2018’港澳工会青年研讨营在吉林省长春市正式开营。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江广平向研讨营授旗2018’港澳工会青年研讨营是由中华全国总工会、吉林省总工会、港澳两地工会共同开展的活动。活动“以青春的心、圆共同的梦”为主题

  • 劳动者哪种情况可获得二倍工资?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82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1个月不满1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劳动者自愿不签合同,一年内辞职有权要二倍工资某公司新招录的一批工人中,有少数人不愿跟公司签劳动合同。被公司催急了,有人就出具了一份声明:“本人自愿放弃签订劳动合同,一切后果自负。”由于用工紧张,加之有员工的书面声明,该公司就没有再强求这件事。

访谈

文献

  • 坚定信念思奋进 永葆初心有担当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品悟红色家书中蕴含的中国共产党人理想信念,感悟革命先辈的心路情怀,走进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是党员干部永葆初心的重要途径

  • 让经典重新散发活力

    近日,《政德——刘余莉精解》一书由红旗出版社出版,本书从古典《群书治要》中选取历代圣贤的政德实践智慧本书共44个小专题,紧扣 “政者,正也”这一核心思想,结合多年在教学、调研中积累的经验和发现的问题,对《群书治要》进行符合现代人需要的阐释和解读。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本站地图|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