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智量和他的《叶甫盖尼·奥涅金》-中工理论-中工网
首页 学习 时政 看点 工事 全总 工会 评论 权益 视频 财经 企业 就业 民生 国际 军事 理论 汽车 健康 人物 书画 摄影 旅行 文化 公益 教育 娱乐 体育

理论

学者

王智量和他的《叶甫盖尼·奥涅金》

计亚男
2020-01-06 07:55:20  来源: 光明日报

  资料图片

  资料图片

  普希金雕像。资料图片

  学人小传

  王智量,1928年6月出生于陕西汉中,江苏省江宁县(今南京市江宁区)人,笔名智量,著名翻译家、学者,195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西语系俄语专业,后留校任教,1954年转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1978年调入华东师范大学,任中文系教授,1993年退休。历任上海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全国高校外国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上海作家协会理事、上海翻译家协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他是新中国成立后普希金代表作《叶甫盖尼·奥涅金》第一个诗体译本译者,主要译有《叶甫盖尼·奥涅金》《上尉的女儿》《安娜·卡列尼娜》《黑暗的心》《我们共同的朋友》《前夜》《贵族之家》《屠格涅夫散文诗》等30余部;主要著有《论普希金、屠格涅夫、托尔斯泰》《论十九世纪俄罗斯文学》等;主编《俄国文学与中国》《外国文学史纲》《比较文学三百篇》等;创作长篇小说《饥饿的山村》。2013年出版《智量文集》14种,分为翻译编、创作编、文论编和教学编。

  2006年9月,中国翻译协会设立“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14年来,获此殊荣的包括翻译《罗摩衍那》的季羡林、翻译《红楼梦》的杨宪益、翻译《社会契约论》的何兆武、翻译《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集》的屠岸、翻译《诗经》的许渊冲、著有《法国文学史》的柳鸣九和翻译《尤利西斯》的文洁若等学界名流和译界专家。

  2019年11月9日,一位来自上海、已92岁高龄的俄文翻译家荣膺这一称号。他的名字叫王智量。

  己亥初冬的一个下午,轻风拂面,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一村,教工老宿舍区,庭院幽静,树木茂盛。王智量先生就住在这里,一幢普通楼房的四层,只有41平方米的旧公寓,简朴又整洁,一间书房,一间卧室,一间客厅。落座后,王智量与其夫人吴妹娟热情地叙谈着他们的翻译事业、教学研究和人生经历,其中的甜与苦、荣与辱、直与曲,让人唏嘘。

1 2 3 4 共4页

编辑: 迟语洋

书库

工运

访谈

文献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