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户籍开放度有利于吸纳人才促进流动-中工理论-中工网
首页 学习 时政 看点 工事 全总 工会 评论 权益 视频 财经 企业 就业 民生 国际 军事 理论 汽车 健康 人物 书画 摄影 旅行 文化 公益 教育 娱乐 体育

中工理论

工运前沿

扩大户籍开放度有利于吸纳人才促进流动

孙文凯
2020-11-02 08:49:52  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近日,上海的落户政策对一流高校毕业生进一步放开。《2020年非上海生源应届普通高校毕业生进沪就业申请本市户籍评分办法》提出,将之前“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为试点,探索建立对本科阶段为国内高水平大学的应届毕业生,符合基本申报条件可直接落户”的政策,范围扩大至“在沪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办法》中所指的“在沪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包括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因此,4校应届本科毕业生符合基本申报条件即可直接落户上海。此政策无疑会让通过积分落户的人数迅速增长,相当于大幅扩大了户籍开放度。

  无独有偶,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也在近日发布了《关于放宽“双一流”高校大学本科学历人才入户社保年限的通知(公开征求意见稿)》。根据《通知》,毕业院校为国家公布的“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的青年人才,在引进单位参加社会保险即可入户。而此前规定要求此类人员在申办入户时须在广州连续缴纳社会保险费满6个月。

  通过户籍限制人口流动曾在我国计划经济时期的人口管理中起到重要作用,但在市场经济要求要素流动的时代,又阻碍了劳动力这一重要生产要素的跨区域配置。改革开放后,户籍放开的呼声越来越强,因此国家进行了几次户籍改革。这几次改革的基本特征是先放开小城镇,之后到大城市逐步放开。2019年底,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促进劳动力和人才社会性流动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指出,要畅通有序流动渠道,激发社会性流动活力,以户籍制度和公共服务牵引区域流动。

  近几年来,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步伐明显加快。放宽落户条件的城市越来越多,门槛越来越低,申办手续日益简化。在近些年各城市开出的吸引人才诸多条件中,放宽落户条件成了不少地方的重要举措之一。上海、广州作为我国的特大城市,落户政策的继续开放意味着为了促进本地经济与科技发展,两地更积极地吸纳人才。过去几年城市户籍放开的经验表明,户籍相对放开对于吸引高水平人才具有重大影响,率先开放户籍约束的城市将对优秀人才更有吸引力,所属企业也有了高人力资本作为支撑,得到更好发展,从而使其经济更有活力。

  此外,特大城市进一步开放户籍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意义重大。当前,国家倡导内外双循环,尤以国内投资消费拉动的国内大循环为主。而要促进国内大循环,无疑需要调整产业结构以满足国内需求结构,同时通过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尤其是提高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改革户籍制度,增强劳动力市场的流动性是促进居民收入提高和内需的重要手段,而不断开放户籍特别是大城市户籍是其中重要一环,具有重要作用。第一,放开特大城市户籍有利于加快人口集聚,发挥集聚作用促进居民收入提高。改革开放后的40多年,人口不断向城镇集聚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改善了人民生活。而在此过程中,特大城市不仅促进了自身发展,还通过和其他地区分工进一步带动其他地区发展。从国际经验来看,特大城市发展也是整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领头羊。因此,进一步开放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户籍将有利于促进整体经济发展。第二,开放特大城市户籍还有利于促进内需。规律表明,越大的城市服务业越发达,而服务业是当下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促进特大城市发展,有利于促进内需占比,减少外部相对依赖。此外,改革户籍制度,开放特大城市户籍将给劳动者提供更多更公平的就业机会和岗位。机会均等化将使劳动者有充足的动力努力创造财富和培育自身人力资本,从而实现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经济学院教授)

编辑: 迟语洋

书评书讯

工运前沿

专家学者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