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通产业工人发展通道,增强职业吸引力-中工理论-中工网
首页 学习 时政 看点 工事 全总 工会 评论 权益 视频 财经 企业 就业 民生 国际 军事 理论 汽车 健康 人物 书画 摄影 旅行 文化 公益 教育 娱乐 体育

中工理论

工运前沿

畅通产业工人发展通道,增强职业吸引力

李长安
2020-07-20 07:16:46  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产业工人队伍是我国劳动力市场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也是发展实体经济的核心依靠。疫情使我国实体经济受到一定冲击。但令人不解的是,一方面,许多企业在招工时面临着“招工难”的困境,另一方面,还有大量新增劳动力以及大学应届毕业生要面对“就业难”的困扰。这种劳动力市场非正常现象,凸显的不仅是劳动力市场的自身缺陷,也对当前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提出更为急迫的要求。

  近年来,我国劳动力市场中出现的“招工难”现象不断蔓延,从最初的东南沿海已经延伸到全国各地。特别是在制造业企业中,许多企业都被常年的用工短缺问题所困扰。之所以出现这个问题,固然与劳动年龄人口数量逐年减少有关,更重要的是,跟其他一些职业相比,不少工人岗位缺乏吸引力,不仅表现在工资待遇相对较低,还表现在职业发展通道狭窄,上升空间不大。这些因素叠加在一起,使得一线产业工人的职业吸引力受到影响。正因如此,有人发出了今后“谁来当工人”的疑问。

  从管理学角度来看,职业发展通道指的是一个员工的职业发展阶梯规划。对于企业来说,可以更加了解员工的潜能;对员工来说,可以更加专注于自身未来的发展方向并为之努力。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个体在解决了基本温饱问题之后,人生发展将成为重要的追求目标。因此,如果能给员工提供良好的职业发展前景,不仅能够有效地激发员工的生产积极性,还更容易在劳动力市场中招到优秀的员工,这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无疑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但从实际情况来看,眼下一些企业对员工的职业发展需求重视不够。比如一些企业中员工的职业发展前景不清晰,缺乏明确的描述和划分。一些企业员工的职业发展渠道狭窄并且单一,作为普通工人,只能从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最高到高级技师,这种职业规划不要求学历。但这种狭窄的职业阶梯,导致部分工人感觉职业前景黯淡,缺乏主动进取和创新精神,认为干得再好也改变不了工人身份。

  而另一些员工则走的是技术员、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这条道路,这种职业规划一般要求一定的学历和理论知识,再加上一定的管理能力。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两种职业规划不能互通,这就使得工人想要变身管理者困难重重,而管理人员希望获得职业技能资格或者专门从事技术工作,也同样不容易。不仅如此,工人技师的待遇与工程师的待遇也存在着明显区别。

  为打破产业工人身份固化的藩篱,一段时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都出台了相应的政策,进行了积极的探索。2018年11月,人社部出台了《关于在技术领域实现高技能人才与工程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的意见》,努力拓宽人才发展空间,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待遇和地位,促进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融合发展。一些企业也开始了试点,取得明显效果,工人创新的积极性被有效激发,薪酬待遇等方面也随之有所提高。

  概括来说,要破解“谁来当工人”的难题,就要进一步畅通产业工人的职业发展通道,逐步打破职业发展中遇到的“独木桥”和“天花板”现象,让每名工人都清晰自身的职业发展方向。同时,大力鼓励工人结合自身特点钻研专业技术技能,让在状态、有能力、出成绩的员工有施展才华的平台,享有发展的通道和相应的薪酬待遇,全面调动工人立足岗位成才的积极性。

  事实上,只有产业工人职业发展通道拓宽,才会有效提高工人在社会评价中的地位,从而使产业工人成为劳动力市场中比较有吸引力的职业,也才能吸引更多包括大学生在内的高素质人才向产业工人队伍集聚。这对于提升产业工人队伍素质和地位,缓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将起到“一箭双雕”的功效。

  (作者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研究员)

编辑: 迟语洋

书评书讯

工运前沿

专家学者

  • 双循环新格局

    要从过去强调对外开放,转向对外开放与对内开放共同促进、共同发展,既要以对外开放倒逼对内开放,更要以对内开放促进和提升对外开放的水平和层次。

  • 让员工调剂在制度化和规范化下发展

    要解决疫情中出现的新问题,从长远看,仍需完善劳动立法,尤其是将阶段性对策转化为立法和长效机制。

  • 以法律与制度供给保障新业态从业者劳动权益

    就新业态从业者的权益保障问题,日前,记者采访了中国人民大学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研究所所长、法学院教授林嘉。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