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迟发年终奖留人是个歪主意-中工理论-中工网
首页 学习 时政 看点 工事 全总 工会 评论 权益 视频 财经 企业 就业 民生 国际 军事 理论 汽车 健康 人物 书画 摄影 旅行 文化 公益 教育 娱乐 体育

理论

工运

靠迟发年终奖留人是个歪主意

李红军
2020-01-10 14:04:10  来源: 中工网—《劳动午报》

  有言道:倘若北国春常在,何劳大雁朝南飞?作为企业应该多从“人心思走”中反思自己,而不是采取诸如迟发“年终奖”之类的“硬性措施”。如此,只能加剧人们的“离心力”,而不是“向心力”。别让年终奖寒了职工的心。

  春节临近,年终奖发放往往成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发生争议的焦点之一。1月4日,浙江高院官方微信通报几起与年终奖相关劳动纠纷案件。法院建议,为避免因年终奖产生纠纷,劳动者在入职时,应该将工资(包括年终奖)标准、发放情况等事宜写入书面的劳动合同,同时注意保存相关证据,例如劳动合同、公司的规章制度、涉及薪酬问题的录音录像等,出现问题时,可以第一时间与用人单位进行沟通。(1月5日《北京青年报》)

  一年一度的春节即将来临,对于上班族来讲,辛辛苦苦地忙碌了一年,十分渴望能够领到一份年终奖。然而,有些企业不是用感情留人,用事业留人,而是在年终奖上动起了歪心思——迟发年终奖。 试图用年终奖来留人,防止员工跳槽,笔者以为此举十分荒唐,于情于理于法都有点说不过去。

  首先,这种做法有悖法理。年终奖虽然不属于基本工资,但是也是大家劳动所得一部分,既然是劳动所得,就应该“如数发放”,而不是任意“迟发”。有的企业在合同中明确规定,年终奖与奖金一样,属于工资的一部分,并根据工作业绩进行发放。当下社会语境下,恶意欠薪涉嫌犯罪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不客气地讲,迟发扣发年终奖与恶意欠薪没有本质的区别。

  其次,这种做法有违情理。“年终奖”,顾名思义,就是大家辛辛苦苦地干了一年而应该得到的奖励,为了所谓的“留人”,竟然无视员工权益,以“迟发”相要挟,企业如此“薄情寡义”,只能让员工更加寒心。就一个企业而言,员工为何频繁跳槽,甚至裸辞,这是企业需要认真反思的。有些企业,尤其一些私营企业,平时不严格按照国家法律规定办事,用工不规范,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不说,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更是拖着不办,工人的报酬甚至连当地的最低工资线都达不到,企业如此的“用工环境”,能留住人吗?

  别让年终奖寒了职工的心,企业要在人文情愫的培植上多作为文章,增强企业的向心力、感召力和凝聚力,少些歪点子,馊主意。近年来用工荒频现,尤其是春节过后,往往出现频繁的“跳槽潮”,致使一些企业出现了“用工荒”。人们常常能从“用工荒”上窥探到很多企业的发展轨迹。一些信誉好、讲诚信,具有相当实力的企业,无疑成了人们的首选,受到人们的青睐;而那些实力一般,平时又不注重员工权益保障的企业则逊人一筹。在这样一种情势下,企业更应该注重保障职工权益,以应有的人文善意和温情来留住人才,而不是通过迟发“年终奖”来“留人”。要知道,一个企业缺失了基本的人文情愫,离心离德就在所难免。当一个员工“去意已定”的时候,仅仅靠迟发“年终奖”是留不住人的。

  良禽择木而栖。一个企业如果各方面都做得很好,有很强的感召力和向心力,员工是不会轻易地跳槽的。有言道:倘若北国春常在,何劳大雁朝南飞?作为企业应该多从“人心思走”中反思自己,而不是采取诸如迟发“年终奖”之类的“硬性措施”。如此,只能加剧人们的“离心力”,而不是“向心力”。别让年终奖寒了职工的心。

编辑: 迟语洋

书库

工运

访谈

文献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