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职工建功新时代之路——盘点2018年工会“娘家人”履职十大事件-中工理论-中工网
首页 学习 时政 看点 工事 全总 工会 评论 权益 视频 财经 企业 就业 民生 国际 军事 理论 汽车 健康 人物 书画 摄影 旅行 文化 公益 教育 娱乐 体育

理论

工运

点亮职工建功新时代之路——盘点2018年工会“娘家人”履职十大事件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郑莉
2019-02-13 09:38:06  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事件7

  发布大国工匠年度人物

  【镜头】2018年6月,全国总工会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启动了“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发布活动,在全国遴选各行各业顶尖工匠人才。历时半年,经过层层推荐选拔和严格评审,最终产生了10位来自国防军工、电子科技、石油勘探、文物修复等多个行业的顶尖工匠人物,并通过广泛宣传,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了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充分发挥先进模范人物的示范引领作用,培育造就更多工匠人才。

  2018年初,在全总确定的年度工作要点中,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成为重点任务之一。

  一年来,各级工会聚焦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不断加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利用多方资源,“全媒体”讲述劳模故事和工匠故事。特别是深化“中国梦·劳动美”主题宣传教育,全总会同中宣部、中央文明办连续第五年发布“最美职工”,并举办了吸引2亿人次收看的庆祝“五一”特别节目,推出《大国工匠》第六季,开展“中国梦·大国工匠篇”“大国工匠进校园”“讲工匠故事,展劳模风采”和全国职工演讲比赛等活动,发挥先进人物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示范引领作用,崇尚劳动、尊敬劳模、弘扬劳模精神蔚然成风。据统计,仅全总联合国家网信办开展的“中国梦·大国工匠篇”大型主题宣传活动,就已深入50多个城市、100多家企业采访报道工匠典型100余人。

  尤其是,全总在努力提高职工科学文化素养、技术技能水平,培育更多“大国工匠”式人才中举措不断:制定了发挥地方工会劳模和一线职工兼职副主席作用的意见,创建了一批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对首批97家全总命名的全国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进行了考核,并联合清华大学为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领衔人、青年技工劳模开展了短期培训,发挥劳动模范、大国工匠等高技能人才传帮带作用。目前,全国已创建各类创新工作室7.2万家。

事件8

  货车司机入会

  【镜头】2018年3月,一份聚焦农民工的任务方案摆在了各省(区、市)总工会主要负责人的办公桌上——全总下发《推进货车司机等群体入会工作方案》,正式启动了货车司机入会集中行动试点工作,河北、浙江、安徽、广东、广西5省(区)以及上海宝山、江苏南京、河南郑州、陕西西安、贵州贵阳5市(区)成为货车司机入会集中行动试点单位。截至2018年底,31个省(区、市)总工会均已普遍制发本地区货车司机等群体入会工作方案,有力有序地开展试点探索。

  以此为牵引,各级工会以货车司机、快递员、护工护理员、家政服务员、商场信息员、网约送餐员、房产中介员、保安员等八大群体为重点,推动农民工入会工作取得突破。

  面对企业组织形式和职工就业方式带来的新课题,各级工会坚持党建带工建,创新手段载体,强化维权帮扶,确保货车司机等群体入会工作全面推进、落地落实。如河北、浙江等地开展了工会组建专项行动;安徽推行了建会“一函两书”制度;广西开展“联建联创”活动;广东等地深化职工之家建设,高标准建成“货车司机之家”“快递员休息室”等一批实体服务阵地;上海、河南等地积极推广工会网上服务平台、手机APP和会员服务卡,面向农民工开展全天候服务,等等。

  最大限度地把职工组织到工会中来,始终是工会工作的重中之重。从“农民工入会集中行动”,到“货车司机入会集中行动”;从加强乡镇(街道)—村(社区)—企业小三级工会组织建设,到部署开展“百人以上企业建会专项行动”;从推进民营企业工会建设,到推动工会组织向新兴领域新兴群体延伸;从打造“工惠驿家”等服务品牌,到探索普惠职工、网上入会等新方式、新途径……聚焦“强基层、补短板、增活力”,各级工会不断创新组织形式和职工入会方式,扩大有效覆盖。

  目前,全国工会会员已达3亿人,其中农民工会员1.4亿人。

事件9

  联席会议30周年

  【镜头】2018年12月13日,各省(区、市)总工会、全国产业工会有关负责人与专家学者共聚一堂,纪念政府与同级工会联席会议制度推行30周年。经过30年的发展,这一制度已经成为党和政府密切联系职工群众的重要渠道,源头维护服务广大职工的重要平台,工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的重要保障。

  1988年,陕西省首创政府与同级工会联席会议制度。时至今日,省级联席会议制度已在全国普遍建立,并向市、县延伸,初步形成了政府牵头协调、工会组织运作、各相关行政部门积极参与、共同协商解决问题的有效机制。

  事实上,联席会议只是各级工会强化源头参与职责,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具体举措之一。

  2018年8月,全总领导与来自工会系统的全国政协委员、劳模代表受邀走进全国政协礼堂,参加了中央领导同志主持召开的十三届全国政协第九次双周协商座谈,聚焦“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建言资政、协商交流。

  “为劳模和工匠人才发挥作用提供广阔舞台,建立健全有利于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养成的制度体系,促进相关政策规定的贯彻落实,让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成为时代主旋律。”这一工会主张引发了与会者的强烈共鸣,更向全社会传递了大力弘扬“三个精神”的工会态度。

  针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职工权益问题,全总和各地工会加强了政策文件出台的源头参与。2018年,在17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积极稳定和促进就业的指导意见》中,吸收了工会提出的意见,明确要求“就调整劳动报酬、工作时间等涉及职工权益的事项与职工开展集体协商,并将协商内容经职工代表大会或全体职工讨论通过”。

  值得关注的是,全总重点参与了《社会保险法(修正草案)》《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失业保险条例》《安全生产“十三五”规划》,以及《关于推进健康企业建设的意见》《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方案》《尘肺病防治三年攻坚行动方案》等法规政策的制定修改,围绕职工关注的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促进低收入群体增收、治欠保支、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等政策,发出职工呼声,提出工会意见。

1 2 3 4 5 共5页

编辑: 张苇柠

书库

工运

访谈

文献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