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会十七大报告学习问答》(23)】如何理解坚持加强基层工会建设?-中工理论-中工网
首页 学习 时政 看点 工事 全总 工会 评论 权益 视频 财经 企业 就业 民生 国际 军事 理论 汽车 健康 人物 书画 摄影 旅行 文化 公益 教育 娱乐 体育

理论

工运

【《中国工会十七大报告学习问答》(23)】如何理解坚持加强基层工会建设?

廖枢权
2018-12-21 07:15:07  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基层工会离职工最近,联系职工最直接,服务职工最具体,是工会工作的基础和关键。只有把基层工会真正做实做强,把工作落实到基层,把工作做到职工群众之中,工会才能履行法定权利和义务,真正发挥作用、体现价值。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职工队伍发生许多新变化,职工群众就业、生活、学习方式日益多元化,基层工会存在的问题日益凸显。比如,在组织覆盖上,在非公企业及一些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等职工集中的主要领域,企业建会率和职工入会率总体偏低,一些农民工、劳务派遣工游离于工会组织之外;在体制机制上,工作力量分布呈倒金字塔形,基层缺编制、缺经费、缺办公场所、缺工作人员等现象较为普遍,工会组织体制、运行机制与基层工会工作创新发展的迫切需要不相适应;在活动的内容方式上,与职工群众多样化的需求不相适应,在一些地方,工会组织吸引力不够,特别是对青年职工、农民工等吸引力不够等,与形势任务的要求、党中央的重托和职工群众的期盼仍有一定差距。面对基层工会存在的这些难题,必须加强基层工会建设。

  加强基层工会建设,要大力健全基层工会组织。加大工会组建力度,在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实现工会组织全覆盖,在职工人数较多、规模以上企业工会实现工会组织全覆盖。加快新领域新阶层工会组织建设,把加强基层工会跟进组建、扩大吸收新会员作为工会工作的重点,促进工会组织向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延伸,最广泛地把农民工、劳务派遣工、灵活就业人员等职工群体组织到工会中来。创新工会组织形式和入会方式,加强乡镇(街道)、开发区(工业园区)工会建设,深入推进区域性、行业性工会联合会建设,积极探索自贸区等新经济体工会组织建设,实现工会组织体系向下延伸,最大限度组织职工入会。加强基层工会规范化建设,在巩固已有组织的基础上,推进基层工会提质达标。依法依规坚决制止、纠正企事业单位改革改制中随意撤并工会组织和机构、弱化工会地位和作用的行为。

  加强基层工会建设,要充分激发基层工会活力。以职工群众为中心,让职工群众当主角,按照职工群众的“生物钟”来安排工作,吸引更多职工群众参加到活动设计、工作部署、先进表彰等工会工作中来,使工会工作更贴近基层、贴近职工群众,更符合职工群众意愿,让职工群众真正感受到工会是职工之家、工会干部是最可信赖的“娘家人”。注重工会组织的广泛性和代表性,从普通职工群众中选拔各级工会干部和工作人员,明显提高基层一线职工在工会委员会、代表大会以及工作人员中的比例。坚持眼睛向下、面向基层,真正做到工作重心下移,力量配备、服务资源向基层倾斜,把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到基层工会,把更多的工作精力投入基层一线,着力解决基层工会任务重、人手少、经费不足等实际问题。抓好基层工会带头人队伍建设,强化对基层工会干部的激励和保障,落实他们的待遇,使基层工会干部在政治上有地位、经济上有保障、履职上有保护、职业上有发展,保护和激发他们的积极性。

编辑: 张苇柠

书库

工运

访谈

文献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