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部《多发性硬化患者生存报告(2018)》发布-中工民生-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 时政 评论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企业 工会 维权 就业 论坛 博客 理论 人物 网视 图画 体育 汽车 文化 书画 教育 娱乐 旅游 绿色 城建 打工

中工民生

优势栏目

中国首部《多发性硬化患者生存报告(2018)》发布

2019-02-25 09:05:10 中工网

 中国首部《多发性硬化患者生存报告(2018)》发布

我国约有3万名多发性硬化患者,标准药物治疗迫在眉睫

  中工网2月24日北京讯(记者姬薇)在2月28日国际罕见病日到来之际,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在京共同发布了中国首部《多发性硬化患者生存报告(2018)》。报告显示,中青年为主要发病人群,女性为男性的2倍,多数为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患者,半数患者不能被立即确诊,标准治疗率远低欧美。

  多发性硬化作为罕见病的一种,是严重、终身、进行性、致残性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好发于青壮年。我国大约有3万名多发性硬化患者,患者的发病高峰年龄为20-40岁即青壮年时期,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依次为感觉障碍、肢体运动障碍、疲劳和平衡障碍,其他症状还包括:视力下降、头晕、复视、疼痛、认知障碍、共济失调、膀胱或直肠功能障碍等。

  调研显示,我国多发性硬化的患者中83%的患者为复发缓解型患者,58%的患者每年发作≥1次。这些患者平均至少有一个神经功能残疾,并随着病程残疾程度逐渐加重。50%复发缓解型患者可能进展为继发进展型,疾病进展平均只需6.6年。继发进展型患者的行动能力严重受损,平均行走能力不到100米距离。

  我国多发性硬化患者的确诊周期长,47%的患者不能被立即确诊,38%的患者被误诊为其他疾病,最常被误诊的疾病为视神经脊髓炎、焦虑、血管病、眼科疾病等。疾病修正治疗(DMT)是国内外指南及共识推荐的缓解期标准治疗药物,可以有效降低复发、延缓残疾进展。在欧美,DMT使用率已超过86%。调研揭示中国的DMT使用率仅有10%,高达60%的患者在缓解期选择不接受治疗。对比其他地区,欧美多发性硬化的DMT治疗药物超过16种,而我国治疗率较低,药物选择少,目前仅有2种。31%患者由于药费太贵而选择放弃治疗。

  学科专家呼吁,中国多发性硬化需要规范诊疗方案、树立标准治疗观念,并进一步推动新药可及性,改善疾病预后。

编辑: 郑鑫

相关阅读

高清图库

首发策划

  • 聚焦2019春节黄金周

    春节即将到来,不少人在期待着假期的同时,也开始担忧自己的钱包:给长辈的红包、给晚辈的压岁钱、准备年礼……

  • “他乡·故乡”直击2019春运

    2019年春运临近,12月23日,2019年春运火车票开始发售。铁路部门增加运力,出台多项措施方便售票,努力让广大人民群众有票买、买票方便。

  • 中工民生跨年特别策划:“稳稳的幸福”

    在平凡的生活中,他们用“心”温暖社会。烟火人间,他们是无名之辈、是小人物,但他们身上稳稳的幸福却浓缩着整个社会的生动写照。

热门排行

热点推荐

  • 九部门发文:招聘不得询问妇女婚育情况

    据人社部网站消息,人社部、教育部等九部门近日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招聘行为促进妇女就业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 铁路加开列车 应对新一轮春运客流高峰

    元宵节后,各地学生流、务工流叠加,给春运“后半程”增添压力。各部门守好安全底线,做好运输服务,应对新一轮客流高峰。

  • 妈祖蔗塔

    每年正月期间,莆田市延宁宫内都会展示由当地人制作的妈祖蔗塔,蔗塔总高5.3米,净高4.2米,用去皮甘蔗切成小块叠成。

优势栏目

    • 优势栏目

      中国首部《多发性硬化患者生存报告(2018)》发布

    • 优势栏目

      守护怀衡铁路安全的“佩奇”

    • 优势栏目

      武汉五芳斋第31届汤圆节开锅 江城三镇市民“赶集”元宵节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本站地图|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