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问”暖 小爱“传”城-中工民生-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 时政 评论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企业 工会 维权 就业 论坛 博客 理论 人物 网视 图画 体育 汽车 文化 书画 教育 娱乐 旅游 绿色 城建 打工

中工民生

热点推荐

冬日“问”暖 小爱“传”城

2019-11-26 09:53:33 新华网

  拼版照片:左上为“毛衣奶奶”顾金珍在家里织毛衣(11月20日新华社记者季春鹏摄);右上为“万能爷爷”李汉均在南通市崇川区百花南苑里为街坊领居免费修鞋(11月21日新华社记者李博摄);左下为“板凳姑娘”苏晓琳在南通启东紫薇小学体育场为小学生讲述自己的故事(11月22日新华社记者韩瑜庆摄);右下为经营餐饮店的俞芳来到73岁的周美珍老人家里,为她免费送饭(11月20日新华社记者季春鹏摄)。

  初冬,上午。阳光透过树梢,洒满半间卧室。

  和往常一样,70岁的“毛衣奶奶”顾金珍一边和老伴闲聊家常,一边织毛衣。

  顾金珍是江苏省南通市港闸区一名退休妇产科医生,两年前,她开始利用零碎时间手织毛衣,送给福利院的孩子,也寄给西部山区的贫困学子。

  “到目前,我一共织了100多件。”顾金珍略显羞赧,“这是件很小的事情,能帮助到一些孩子就好,没想到这么多人关注。”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联系到她,或捐赠毛线,或一起动手,加入温暖行动。

  在南通,还有不少这样的凡人善举暖人心田。

  俞芳经营着一家餐饮店,连续数年给两名困难老人免费送餐。“我自己开着饭店,给他们送饭对我来说是举手之劳,对他们而言,却是解决了大难题。”

  84岁的老党员李汉均被誉为“万能爷爷”。他曾是一名机械工程师,2009年开始利用特长免费给邻里修理物件。2013年,他腾出自家车库,建立便民服务站。如今,换了电动三轮车的他,把免费服务送到了更多的社区。

  对南通的一些肢残人士来说,还有一种温暖“坚韧而有力”。他们彷徨过、埋怨过,也曾独自抵挡冬日严寒,当“板凳姑娘”苏晓琳走进他们的世界,他们的心田被温暖、被滋润。

  35岁的苏晓琳患有先天畸形,身高只有1.1米,心脏等主要器官和常人相反,医生曾诊断她活不过15岁。虽然“走路”要靠板凳,然而苏晓琳不向命运低头,不仅“站立”起来,还以巨大的热情投入到助残事业中去,帮助更多肢残人士燃起生活的希望。

  “大城小爱,处处显亮。”在南通,转角可见“举手之善”,令人感动。冬不寒,城很暖,小爱已“传”城。

  新华社发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共17页

编辑: 高爽

相关阅读

高清图库

首发策划

热门排行

热点推荐

  • 冬日“问”暖 小爱“传”城

    顾金珍是江苏省南通市港闸区一名退休妇产科医生,两年前,她开始利用零碎时间手织毛衣,送给福利院的孩子,也寄给西部山区的贫困学子。

  • 固沙又增效 我国第八大沙漠发展“甜蜜产业”

    11月21日,在内蒙古磴口县沙金苏木,内蒙古王爷地苁蓉生物有限公司工人利用收割机收获甘草。

  • 河北海兴:消费扶贫助农增收

    近年来,河北海兴县把消费扶贫作为发挥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的切入点和突破口,积极探索“电商企业+农业合作社+贫困户+消费扶贫”的模式。目前,海兴县通过设立“电商消费扶贫专柜”,“线上+线下”展示销售农业合作社和贫困户的“订单式”农副产品,带动1600余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和17个贫困村集体实现增收。

优势栏目

    • 优势栏目

      生态旅游助脱贫

    • 优势栏目

      游客体验“干塘”捕鱼

    • 优势栏目

      严查超限超载 确保交通安全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本站地图|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