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武术文化的赞礼-中工理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读书娱乐旅游绿色城建社区打工

理论

书库

对中国武术文化的赞礼

张再林
2018-10-10 08:44:50  来源:光明日报

  《中国武术文化丛书》(全五册) 王岗 著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众所周知,人类的活动是一种自然人化的文化活动,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自然人化的文化历史。

  人类如此,对于“郁郁乎文哉”的中华民族更是如此,并在这方面走得更远。因此,当古罗马人在竞技场上兴致勃勃地观看人与兽斗、人与人生死之争时,早在西周的中国人就已经把这类争斗行为冠以“武艺”之称,并为之打上了鲜明的“无目的性的合目的性”的美的烙印。这里的“无目的”的目的是指动物性的趋利避害的目的,而这里的“合目的”的目的则是指人类文化所趋向的“自然向人的生成”。

  而对这种自然人化的“文化”的大力阐发,则是王岗教授中国武术研究中,始终坚持不渝的主题。不久前,围绕着这一主题,他为读者推出了长达百万多字的五部学术系列专著。它们分别是由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思考与争鸣:对中国武术发展的边走边思》《解密与发现:中国武术的核心竞争力研究》《消隐与回归:中国武术发展的批判与反思》《误读与求真:中国武术真实的解读与探究》和《虚无与提升:中国武术教育的问题与求解》。

  在作者笔下,就纵向的历史发展而言,中国武术与中国文化是完全同步的,它们都源于对战争的深刻反思。由此就有了马放南山的周人所发明的“不争之争”的射艺,以及战国之际作为中国兵学最高总结的《孙子兵法》的“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无上胜义。此外,就横向的理论面相而言,中国武术与中国文化之间亦存在惊人的一致。例如,中国文化讲“不学礼,无以立”,中国武术亦讲“未曾学艺先学礼”。例如,中国文化倡导尊王抑霸的仁恕之理,中国武术亦视恃强凌弱、好勇斗狠为武家大忌。例如,中国文化坚持“以退为进”“柔弱胜刚强”之道,中国武术亦以“舍己从人”“借力打力”“引进落空”“四两拨千斤”为制胜之要。例如,中国文化力宗“只问耕耘,不问收获”(曾国藩语)的过程之旨,中国武术亦对“成王败寇”的结果逻辑敬而远之。例如,中国文化崇尚“无过无不及”的“度”的原理,中国武术亦以所谓“点到为止”为其皈依。例如,中国文化的宗亲性决定了中国文化教育是一种“身先垂范”的教育,中国武术亦为一种师父徒儿之间“手把着手教”的教育。再如,中国文化以“一天人,合内外”为其至极的境地,中国武术亦以所谓“外练筋骨皮,内练精气神”为自己的不二之谛,并以这种“形神一体”使自己像中国文化一样最终趣向“美”的化域。

  这一切,使王岗教授得出,中国武术“是和谐文化的产物,它是一种智性文化,是一种审美文化,是一种宗亲文化。它追求结果,但更注重过程;它提倡技击,但不以战胜对手为荣耀。它强调‘动力’,但更追求‘技巧’,等等这些,都恰恰迎合了中国文化的种种要义。”以至于他最后总结性地断言中国武术是“中国文化的全息缩影”,是中华民族“活态人文遗产”,中华民族“民族身份的标示”,中华民族“民族文化的象征”。

  如果说作者如此高抬中国武术,使你认为其在中华文化的理解上有“重武轻文”之嫌的话,那么,只能说明你对中国文化深蕴的理解缺乏真正的洞观。这是因为,从根本上说,与那种“意识性”的西方文化不同,中国文化是一种“身体性”文化。这种文化的“身体性”决定了,中国文化更为关注我的身体行为的“如何作”,而非我的意识认识的“是什么”。如果说对“是什么”的关注导致了西方文化认识论的发展壮大,那么对“如何作”的关注,则意味着中国文化“功夫论”的发达。而中国武术则恰恰是由这种极其发达的功夫传统浇灌出的一朵最美丽的花。虽然,就其形式同样离不开打斗攻击而言,它和西方武术别无二致,但就其实质深契“如何作”的功夫而言,它却显属中国文化而无疑。

  中国武术更多强调的是“道德”的“德”而非“规矩”的“理”,中国武术大师无一不视“尊德性”为制胜之谛。舍此,我们就难以理解中国兵法提出“德行者,兵之厚积也”(《孙膑兵法》);我们就难以理解何以史学家们视“武侠”为“儒士”的原型的观点得以成立,我们就难以理解为何以悟道修德为旨的少林禅宗,最终走向了“禅武合一”。

  由此亦可见,“少林武术”代表中国文化率先走向世界,并非是偶然的现象,因为它恰恰为我们雄辩地说明了“中国功夫”是中国文化中最核心的内容之一。故王岗教授所谓的中国武术乃中国文化的代表,并代表了中国文化的核心竞争力的观点,看似夸大其词,可一旦我们把中国文化主旨定位于一种功夫论的“修行”文化,这一观点就完全是持之有据、言之成理的。当然,论及中国功夫的“修行文化”,除了中国武术之外,我们还不应忘记中国儒家的诸如“慎独”的道德修身理念的存在,就其重要性而言,它亦同样可视为中国文化的杰出代表。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部著作中,我们不仅看到了王岗教授对中国武术文化的理解和肯定,还看到了在现代语境下他对中国武术发展现状的危机意识。在他看来,随着“文化立国”理念的确立,中国武术取得了历史性的进步。但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以及一些国人较为功利的追求下,中国武术正在削足适履地适应西方体育文化,丧失了很多中国武术文化的丰富内涵。因此,王岗教授借用现代武术家邱丕相的话说:“在充满文化竞争的世界格局中,仅仅把武术当作一项体育项目来认识已经远远不够。应当把武术的认识上升到文化的高度,充分揭示它所具有的文化内涵、文化魅力和文化价值,武术不仅可以健身、防身,还可以修身养性,对人类的发展有新贡献。”

  总之,在王岗教授的论著里,读者不仅感受到了对中国文化永不泯灭的拳拳之心,也感受到了对中国文化无比坚定的自信。这是一种诉诸武术的身体语言,它展现出的是更加根本、更加深刻的文化自信。

  (作者:张再林,系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编辑:张苇柠

书库

工运

  • 如何串起散落的“红色珍珠”

    “小个专”党组织通过有“情味”的组织管理、有“党味”的引领服务,团结凝聚党员在各自工作岗位上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资料图片“小个专”党建不但为流动党员找到了“家”,更为他们搭建了创业创新、发挥作用的平台。新华社发

  • 劳动教育要顺应社会发展趋势

    知识经济时代需要新的综合技能。信息社会,很多工作需要处理复杂的工作情境,需要学生具备复杂能力。不论劳动课程设计劳动教育关系国家命运民族未来。需要从国家命运,民族未来的角度思考劳动教育体系的建构,传承中华民族勤奋进取的优秀文化

  • 培养劳动精神为孩子幸福奠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当今世界,经济、科技、人才竞争呈白热化趋势,重视劳动教育,让青少年学生学会劳动、学会创造、学会生存、学会做事,成为世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 以劳树德 以劳增智 以劳育美

    徐长发(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原党委书记、研究员)。

访谈

文献

  • 84年前这份不起眼的文件,竟是长征胜利的重要原因

    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这是一份84年前由红军总政治部下发的文件,题目是《关于准备长途行军与战斗的政治指令》。这份文件的签发日期是1934年10月9日,文件要求各部队“必须在沿途进行对群众的宣传工作......广泛的进行口头宣传

  • “抗战文献平台”与抗战史研究的新境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25次集体学习时,对抗日战争研究作出一系列重大指示,强调要加强资料收集和整理这一基础性工作。对史料的掌握,是史学研究的根本之一。然而,史料收藏的不平衡造成了学术研究的不平衡,实际上也限制了学术的均衡、自由发展。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