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今年两会,《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中提到当下一个很热的词“新乡贤文化”。在《加快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一节里,有这样的表述:“培育文明乡风、优良家风、新乡贤文化。”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社科院研究员钱念孙提出,继承中国传统的乡贤文化,让官员、知识分子和工商界人士“告老还乡”,对解决当下农村“空心化”积弊,意义重大。(3月14日《成都商报》)
对钱念孙这个建议,不少网友认为是个好建议。确实如此。当下的中国农村,正在进行一场前所未有的美丽乡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自然包括意识形态建设。从中央决策层到地方老百姓都认为,乡贤文化是培育文明乡风、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落地生根的重要抓手。如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在2014年就曾明确指出,乡贤文化根植乡土、贴近性强,蕴含着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力量。并要求各地积极创新发展乡贤文化。
然而在不少农村,在乡民邻里间威望高、口碑好的传统乡贤,比如旧时的读书人、宗族元老等正在老去,具有嘉言懿行、能够垂范乡里的新乡贤又尚未成长培育起来,传统乡贤文化面临断绝之虞。为了继承中国传统的乡贤文化,我们就要再造乡贤群体。与此同时,传统乡贤文化虽然更多的是精华,但也有糟粕,至少有跟不上时代步伐的地方,比如宗族意识浓厚、发展农村经济观念保守落后等等,我们就要再造新乡贤文化。
而要再造乡贤群体、再造新乡贤文化,鼓励官员、知识分子和工商界人士“告老还乡”,便是路径之一。虽然现有的优秀基层干部、乡村道德模范、群众身边好人、农业领域能人,都可以成为新乡贤,但仅有这些新乡贤还不够。官员、知识分子和工商界人士经历丰富、眼界开阔、文化水平较高,鼓励他们“告老还乡”之后,可以利用自己的影响力教化一方民众,并为地方发展建言献策,还可以发挥余热,带领群众发家致富。
鼓励相关人士“告老还乡”,除继承乡贤文化、颐养天年之外,还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当下农村的“空心化”,缓解城市养老院过于拥挤等城市病。古代“文官告老还乡,武将解甲归田”的传统,在当时极具示范效应。如果现在通过制度设计,鼓励离退休者“告老还乡”,比如提高离退休返乡者的养老待遇和医疗保障,将返乡者的住宅纳入美丽乡村建设整体布局,也会对人力资源从乡村流出再返回乡村,起到示范引导作用。
不过也有人担心,官员、知识分子和工商界人士“告老还乡”后,绝大多数人能够反哺桑梓,会不会有少数人反而给家乡百姓带来麻烦?比如,一些官员“告老还乡”之后,毕竟余威余权尚在,人脉资源仍在,基层干部会不会竭力巴结讨好他们,给予种种好处,甚至给返乡者子女下乡办企业、亲朋在乡办事创业提供诸多便利?要消解这种担心,在制度设计时就要堵住漏洞,使“告老还乡”者真正远离城市的喧嚣和权力磁场。
钱江晚报:重奖公务员为哪般2010-01-04 |
钱江晚报:重奖公务员为哪般2010-01-04 |
新华网:不必苛责大学生报考公务员2009-09-23 |
新华网:不必苛责大学生报考公务员2009-09-23 |
舒 锐:爱心顺风车需要制度助推一下2012-05-23 |
国考降温2013-11-25 |
新华每日电讯:鼓励“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2015-04-14 |
打通城乡未必从退休官员开始2016-03-14 |
“乡贤文化”落地生根还需制度安排2016-03-14 |
鼓励“告老还乡”反哺“乡土中国”2016-03-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