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大众话题-正文
莫让不透明成为慈善软肋
//m.auribault.com2014-01-08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1月6日,网名“落魄书生周筱赟”在网上实名举报,称由李亚鹏发起的嫣然天使基金存在黑幕,唇腭裂人均手术成本超高,基金会至少7000万善款下落不明,涉嫌利益输送等。对此,嫣然天使基金回应称周筱赟的质疑并不存在。(见1月7日《京华时报》)

    “落魄书生周筱赟”这个名字并不陌生,其2012年网上举报儿慈会“小数点”事件一度曾引发舆论的广泛关注。儿慈会后澄清系工作人员点错小数点,不过孰是孰非,在慈善机构的自说自话和舆论关注的疲劳中,最终不了了之。

    此番实名举报嫣然天使基金,质疑其唇腭裂人均手术成本过高,普通手术5000元,而到了其救助对象身上达到10万元。从报道的情况来看,或许仅从支出与手术救助对象数量的简单换算,未必是确切的数据。但是,依然击中了一些慈善公益组织运行不公开透明的软肋。到底存不存在利益输送,需要一个公正且权威的第三方调查结论。

    透明是慈善公益事业的生命,没有透明做支撑,嫣然难以动人,天使亦难副其名。从红会的“郭美美”,到儿慈会的“小数点”,再到如今的嫣然天使基金,对慈善公信的质疑,不再只针对“大牌”的公益组织,新兴的民间公益组织同样面临危机。

    靠揭黑幕来推动慈善的透明,反衬出慈善监督的艰难,公众游离在信息之外。通常,慈善组织的账本有很强的专业性,让每个公众都能看得懂,不仅需要更有效的技术设计,也需要独立的审计机制来确立公信。

    莫让不透明成为慈善的死结,根本上还是要改进慈善管理体制。一方面管办不分的格局,让一些慈善组织步入困局与泥潭;另一方面民间慈善发展与壮大受制于规则的滞后与失位。谁来管、怎么管缺乏规则评判,也使得民间公益的未来面临着变数。

    欲使慈善公益走出困境,需要重构慈善公益的运行生态,让所有的慈善公益组织接受社会及公众的监督。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