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今日推荐-正文
钱江晚报:丹麦神女和五道杠少年
//m.auribault.com2014-06-03来源: 钱江晚报
分享到:更多

    为丹麦电音女王伴舞的一名丹麦皇家芭蕾舞团演员,自5月30日以来走红中国,并且火得一塌糊涂。她出众的外表、清澈的眼神,被中国网友称作“惊为天人”。不但网友们顶礼膜拜,丹麦驻华大使馆的官微把这个当卖点,拉拢粉丝,并许诺粉丝数若超过10万,就会邀请这位天使女孩和大家进行在线访谈和互动。

    丹麦神女火了,却火得莫名其妙。大家甚至不知道她姓甚名谁,就那么几张照片,那么几段零碎的视频,所有的人都拜倒在了神女脚下。

    那汪清澈的眼神,足以让人心旷神怡。它很浅,浅得一览无余;它又很深邃,仿佛有着无尽的魔力。它就像夏日里入睡之前吹来的一阵凉风,人们在这样的眼神面前平静下来,享受那天籁一样的轻吟。记忆中的美好与善良涌上心头,似乎那些人世间最美好的东西突然间都回到了现实世界里,每个人的内心都充盈着希望。

    很多人从神女的眼神中联想到自己苦逼的童年。在她那个年龄,我们在干什么?大多数人在埋首苦读,上千万人几乎为同样的几本书消得人憔悴,还有一小部分人混成了社会青年,像北京打人的那几个小青年一样惹是生非。我们每个人都曾经有过色彩斑斓的童年少年,可是在我们的周围,哪怕比她小得多的孩子身上,也已经很难看到这样的眼神了。也有人看到了尔虞我诈的社会,惊诧于这样的神女为什么没碎成一地,还保存得这么完好,感叹什么时候人能活得简单一点纯粹一点。

    尼采说:“当你看向深渊够久时,深渊也会回看向你”。至于看到的是什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这可以理解为什么一个外邦女孩子简简单单的几个眼神、几个动作能引起社会如此大的涟漪。丹麦神女其实已经化身为尼采口中的那个深渊,让每个人都在品味人生。

    丹麦神女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的焦虑,这种焦虑不仅笼罩着童年,还相伴在漫长的人生之中。与神女的简单构成有趣对比的是五道杠少年。如果他的志向和追求也反映了一个社会“深渊”的话,很多人看到的则是对权谋的迷恋、被绑架被异化的童年,让你难掩内心的焦虑。你几乎立刻就能回忆起在家长叮咛,在好与坏、优与差之间艰难求索的童年。

    我们在束缚中成长,在很小的时候,成功学就成了生活的主宰。人生刚刚开始就被一层层的枷锁套住,甚至没有机会想想乐趣究竟在哪里。虽然每个人都痛恨自己童年的遭遇,可一旦为人父母,我们又都走上了与父辈们一样的道路。我们很小就知道了,你只有比别人成绩更好才有可能赢得未来;我们很小也清楚了,哪怕学得再好,终有那么一群人可以轻轻松松超越你,就因为他们有一个更好一点的爸爸。五道杠少年的眼神告诉了我们他的志向,但究竟该怎么做,怎么样超越桎梏,他的人生一样充满迷茫。人生被格式化,价值被碎片化,并伴随着我们一起长大变老。它们成了我们身体里的一部分,我们很累很辛苦。

    这正是透过神女眼中的那一汪深渊,我们想起背弃的东西,也是想借这样的回看重新发现:个体的价值生命的美好、人性的温暖善良的力量,体现在社会的价值上则是文明法度和自由平等。这未必是神女眼中的东西,但人们并不在意,重要的是人们从中看到了这些东西。这种投影看起来是别人告诉你的,其实只是每个人内心的影射。你的渴望就是你所看到的东西。对我们而言,如果丹麦神女是理想的话,五道杠少年就是现实,大多数人活在两者之间的灰色地带。人们希望有一种力量像守护星空一样守护信念,而所有人生和社会的感悟最终应该变成深邃,而不是迷茫。

    对神女的追捧,除了唏嘘对童年的遗憾,更深层次的是在对信念的追捧。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完美无缺的女神,但对社会而言,女神的标准是共通的,人们在用这种方式呼唤社会中那些永恒的东西。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