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科教-正文
练洪洋:“特招”难解“寒门出贵子”之渴
//m.auribault.com2014-03-25来源: 广州日报
分享到:更多

    一些穷乡僻壤,孩子能顺顺当当念到高中不辍学,就非常不容易了。起点不公平,哪怕游戏规则公平、竞争公平,也无助于结果公平。

    教育部日前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各校要严格考生户籍、学籍、就读地区等报考资格审核,严格考核录取管理,加强招生信息公开,确保2014年贫困地区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的人数将比去年增加10%以上。

    “出身越底层,上的学校越差”,这一趋势有被进一步加剧与固化的风险。一组常被援引的数据是:据2011年统计,中国城乡大学生的就读比例差距不断扩大,农村大学生所占比例已经不到20%,重点高校的比例还更低一些。而上世纪80年代,高校中农村生源占30%以上。以致社会发出“寒门子弟哪去了”之慨叹。高等教育是阶层向上流动的桥梁,是底层子弟走出父辈命运为数不多的路径之一,当个人努力、能力之外的东西变得越来越重要时,这条路越发变得难走。

    当努力换不来机会,知识改变不了命运,寒门子弟难以通过这道“窄门”时,整个社会都要为教育不公平付出高昂的代价。“决不让贫困代代相传”这一重大政治议题落在教育维度上,就是要让寒门子弟获得一定的教育补偿,为他们获得更多出彩机会提供制度保障。教育部下达特招命令,可视作破题第一步,必须保障落实,不被权贵染指。重点高校招生向贫困地区农村学生适度倾斜,其实也是社会公平题中应有之义。理由是,同样分数之下,来自贫困地区农民家庭的孩子肯定要比大城市的孩子付出更多努力。

    必须指出的是,“特招”只是一个补救措施,难治“寒门难出贵子”之本。贫困地区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为何越来越难?是高考不公平,还是录取过程设置了歧视政策?其实都不是。统一的高考,统一的考题,统一的录取,没有身份之别,根本是贫困地区农村学生达到分数线的比例远低于城市学生。这又是什么问题呢?深究起来,病灶在起点公平。全国有40%的义务教育学校、4700多万学生分布在贫困地区,涉及1100多个贫困县。而这些地区历史欠账多、教育底子薄、大多数学校条件差、教师素质跟不上且人心不稳……一些穷乡僻壤,孩子能顺顺当当念到高中不辍学,就非常不容易了,遑论和从小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城里孩子比分数?起点不公平,哪怕游戏规则公平、竞争公平,也无助于结果公平。

    若论输赢,贫困地区农村学生在起跑线上就输了。重点高校适度向他们倾斜,只是在结果公平上作些纠偏,但这还远远不够,必须扎扎实实做好教育均衡这篇大文章。城乡间教育失衡的原因很多,归根结底在于,教育资源与地方经济关联度太高——穷地方只能穷教育。同为义务教育工作者,农村教师的收入可能只有城市教师的1/2,甚至更少。假使教育能够享受更多财政转移支付,脱离对地方经济的高度依赖,贫困地区的教育状况将会大大改观。未来教育的均衡之路,就是要将更多资源投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群体之间的差距。

    从起点公平着手、着力,让贫困地区学生与城市学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比赛,无论结果如何,都是可以接受的。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