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民生-正文
杨朝清:“微信乞丐”自我炒作催生另类道德绑架
//m.auribault.com2015-09-23来源: 中国青年网
分享到:更多

  浙江金华市姑娘“小猫”,最近爱上了一个在朋友圈里挺火的小游戏:你给我发个微信红包,我会把红包截图发到朋友圈,并说明你是谁,我们什么关系,我对你什么看法或感觉。这个让“小猫”开心的小游戏,却在朋友圈里引来非议,已经有网友给像“小猫”这样的人冠了个称号,叫“微信乞丐”。(9月22日《钱江晚报》)

  在理想的图景里,微信朋友圈是一个小型的熟人社会,是一个区别与家庭生活和工作场所的“第三空间”,是一个发展非功利性社会关系的场域。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微信朋友圈却频频上演“变形记”。不论是代购广告,还是拉票,抑或“微信乞丐”,微信朋友圈犹如一个网络公地,不可避免会遭遇过度开发和利用,甚至竭泽而渔。

  不同的人们对同一件事情具有不同的接受能力,在需求上也会存在着差异性。有的人将“要红包”看成一个好玩的游戏,有的人却将其视为一种有失体面和尊严的行为;有的人乐此不疲,有的人却深恶痛绝。在利益主体多元化、价值观念多样化的当下,“微信乞丐”引发争论的背后,说到底就是不同社会心态的交锋。

  和真实乞丐面向陌生人漫天撒网不同,“微信乞丐”主要针对熟人网络;真实乞丐将其作为一种谋生甚至致富的手段,“微信乞丐”却将其视为庸常生活的一种调剂和加强社会互动的一种办法。只不过,一旦游戏超越了边界,一旦情感互动走调、变味,微信就会沦为一个社会表现和社会竞争的舞台,成为某些人追名逐利的工具。

  不论是坑骗型,还是攀感情型,抑或节日型,“微信乞丐”为了达到目标,可谓花样迭出。“微信乞丐”之所以招人反感,就是因为它形成了一种事实上的“道德绑架”。给不给红包、给多少红包成为衡量两人之间亲疏远近的一种标尺,让对方进退两难。这种将情感关系工具化、利益化的做法,是对以社会信任为核心的微信朋友圈的极大损伤。

  微信朋友圈的吸引力,在于其建构了一个虚拟世界的精神家园,给人们疲惫的身体和压抑的情感一个安放的平台。“微信乞丐”不仅对他人进行“道德绑架”,让他人利益受损,还将微信朋友圈视为一个炫耀的工具,将“要红包”的成果刷屏——这不仅干扰了他人的微信朋友圈,也会引发他人的不满甚至厌恶。

  著名社会学家夏学銮指出,“炒作”源于寂寞,当人的三种需要——包容、情感、控制得不到满足就寂寞,寂寞的人最容易炒作。炒作的目的就是为了引起社会的注意,即使引起社会否定性的注意也在所不辞。这一切,被“微信乞丐”发挥得淋漓尽致。为了吸引眼球,为了赢得社会认同,“微信乞丐”剑走偏锋,确实需要反思和自律。(杨朝清)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