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随着中国产业和消费升级来临,内外销产品“同线同标同质”被提上战略日程:要求企业在同一条生产线上,按照相同的标准生产出口和内销产品,使供应国内市场和供应国际市场的产品达到相同的质量水准。也有企业反映,明明国内有着同款产品,而且价格便宜,却被消费者嫌弃(4月26日《第一财经日报》)。
应该说,企业反映的这种情况是存在的,这也值得消费者反思,不要只买贵的不买对的,不能对国内市场失去信心,不能不给国内产品一个机会。但这并不是企业不实行“同线同标同质”的理由。相反,出现这种情况,只能说明我们在“同线同标同质”上,做得还远远不够。
媒体经常有着这样的报道,消费者千里迢迢“人肉快递”或“海淘”回来的所谓的海外大牌,一看标签,“中国制造”。再对比质量,有的产品,国内不比国外差,而价格却没有海外产品高。但也要看到,在很多产品身上,真要一试质量,却是在国外买的比在国内买的好。透过这种现象不难发现,一些企业,在出口时,坚持高标准;在内销时,反而有意降低质量。
当然,目前还不能通过大数据发现实行内外有别的企业有多少。但就人们的体验和观察来看,比例应该是不小的,更重要的是,哪怕只有几家企业内外有别,也会造成“破窗效应”,影响消费者信心。消费者进行个别消费行为时,可能存在着消费不理性;但当成为一种消费现象时,看似不理性的背后,却有着理性的成分。即便这仍然是一种消费不理性,也有着深层次的原因。如果我们的厂家,坚持“同线同标同质”,并且成为常态,确保内外销产品一样,人们又何必“穿过大半个地球”去买国货?
这才是问题的关键,表现为一些厂家双重人格,执行双重标准。市场上一直有传言,日本人是把一流产品留在国内,二流产品销往欧美,三流产品销往中国;而到了我们这里,却是把一流产品销往国外,二流产品留在国内。当然,这只是传说,并无实证,可也并没有得到权威、实证的反驳。需要指出的是,是不是同款同质,消费者是很难辨别的。这一背景下,让消费者怎么生出消费信心?
内外销产品“同线同标同质”,是对消费者有利的事。但也要看到,更大的受益者其实还是企业。今天,我们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不是不要内需市场。扩大内需的重要性并没有下降。就当前现实来看,中国市场在全球市场份额占的比重越来越高,并且可能会更高。要实现经济稳中向好、稳中有进,就必须重视国内市场。一个聪明的企业一定不会不重视国内市场。
而且,需求决定市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的消费能力以及平等意识也水涨船高,消费者越来越不能接受双重标准,越来越希望同一个市场、同一个标准。加之,随着经济地理的重塑,特别是互联网的发展,“人肉快递”或“海淘商品”的成本大大下降。如果我们的企业依然实行内外有别、执行双重标准,那面对的必然是消费者“用脚投票”。这时哪怕传言一家企业内外有别,也会导致舆论哗然,对于这家企业来说,很有可能面临灭顶之灾。
正是从这一意义上讲,“同线同标同质”对企业更有利。消费尴尬的实质是生产尴尬,是因为生产出现了问题,最起码没有给消费者传递足够的信心。聪明的企业不仅会看到市场的变化,自觉从“要我三同”走向“我要三同”。事实也证明,一些坚持“同线同标同质”的企业,已经慢慢得到了市场承认和市场回报。
康 珂:认清存款保险制度的战略意义2015-05-08 |
吴秋余:再给消费添把火2015-07-06 |
境外旅游“买买买”就是不爱国?2015-11-06 |
以消费需求升级促进消费品产业升级2016-01-08 |
出国买国货也是种“用脚投票”2016-10-25 |
民间资本或迎来难得投资机遇2017-03-08 |
【两会?望】多担当少怨怼,改革需要更多实...2017-03-15 |
【两会?望】多担当少怨怼,改革需要更多实...2017-03-15 |
动员全社会共治质量2017-03-15 |
落实“三同”消解质量内外不同2017-03-2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