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经济-正文
国企改革必须始终校准市场化路向
//m.auribault.com2015-09-14来源: 光明网
分享到:更多

  光明网评论员:今天(9月14日)各大媒体纷纷聚焦于昨天下午公之于众的《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这个《指导意见》,被称作“国企改革顶层设计”;也有媒体称其为“是新时期指导和推进国企改革的纲领性文件,从总体要求到分类改革、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和国资管理体制、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强化监督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等方面提出国企改革目标和举措”。

  不难注意到,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国企改革这一重要问题着墨并不多,而只在国资改革的相关条文中出现了国企改革的字样。但是,这并非说明国企改革重要性的降低。相反,正如有媒体报道,“国企改革方案从2013年底便开始起草,一直在修改之中,没有出台的原因很重要的是触及到各方利益,需要平衡,统筹考虑,需要征求意见,形成最大公约数”。因此,从时间上看,《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正是在2013年底面世,其中涉及不多的国企改革方案因其重要性而有必要独立成文。在《决定》公布同时便开始起草的《指导意见》,历经两年平衡各方利益、统筹考虑和征求意见的过程后印发全国,说明“最大公约数”已然形成。

  国企改革是中国经济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经济体制转轨、转型的必要步骤。此轮国企改革所要解决的问题,较之以往国企已经进行的改革,更具复杂性和艰巨性。其中关键之关键,就是让国企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若此,则必须始终坚持经济体制转轨和转型的市场化路向。市场化路向,是校准国企改革方向的准据所在。在校准大路向的情况下,国企改革的具体措施和途径才能产生正面意义。这也正如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指出的那样,“推进国企改革要奔着问题去,以增强企业活力、提高效率为中心,提高国企核心竞争力,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当前世界经济的发展正处在一个具有世纪性与结构性的关节点上,新技术催生的新一轮产业革命正在市场发育成熟、资本市场规范和企业治理结构到位的地方铺展开来。互联网覆盖接入方式革命、3D打印为代表的精密加工、智慧机器人应用、生物科技以及资源、能源利用技术的进步,在更广范围、更深刻的意义上延展着市场规则,塑造着企业生存、竞争的新法则。在这个大背景下,中国当下进行的国企改革就更加凸显其在经济社会转型中所具有的重要性和决定性。

  市场化以及市场化下的市场主体,是经济发展、技术创新的结构性要件。以此观照国企改革,校准市场化的中国国企改革就是中国经济乃至社会发展能够立于世界新一轮发展潮头的不二之选。国企改革的市场化路向,就是以市场的标准来衡量和评价改革的效益,以市场主体的市场效率来评判企业改革的到位和成败与否。定位市场化的路向,国企改革才不致成为新的报表数字和政绩工程。

  以市场化的标准看,国企改革成功的标志不仅是国企自身达到效率最大化,同时更应是整个市场效率的最大化。如此,就必须在产权结构、资本构成等“混合”过程中避免出现国企对非国企的“挤出效应”,使国企在“主导”和“支柱”国民经济的同时,释放和激发其他市场主体的效率和竞争力,为创新找到源头活水。市场化路向,是国企改革成功的前提条件。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