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工人日报评论库-正文
【科教时评】是什么把“民科”带到聚光灯下?
王大鹏
//m.auribault.com 2016-02-26 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 更多

  原本如火如荼的引力波科普,这些天突然被5年前的一档电视节目盖过了风头——有关是否欠“诺贝尔哥”郭英森一个道歉的信息连续刷屏,并且招致了不同声音的大碰撞。同时,也把“民科”这个群体再一次带到了聚光灯下。

  到底是什么让“民科”刷了我们的屏?在一系列的追问和反思后,矛头似乎指向了科学精神不足,以及科学教育的欠账。

  诚然,我们公众的科学素养如今还不够高——第九次全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显示,2015年我国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仅为6.2%.这说明,全民科学素养提升之路还有一段时日要走,尚需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来推动。

  “民科”之所以存在和繁盛不衰,自然也体现出了科学教育的欠缺。有专家总结说,“民科”的一个特征,就是大多没有受到过良好的基础科学教育。这从一个侧面说明,虽然我们掌握了不少书本上的科学知识,但是在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方面还有很多不足,真正的知识应该在书外,而获取这些知识更需要科学精神的指引,否则就可能误入歧途。

  “民科”被刷屏,还离不开每个旁观公众的推波助澜。因为,相关消息正是经由我们各种屏幕的“支持”而传播开来的。当然,也有人把这种“支持”看作是同情。虽然科学精神崇尚理性思考和批判性质疑,但是公众往往又是理性和感性的综合体,甚至很多时候会漠视理性,让感性占了上峰。感性战胜理性,成为此番推动“民科”被刷屏的一股强劲力量,不得不说,暴露出的正是我们在媒介素养方面的不足。

  媒体是公众完成正规教育后获取科技信息的重要渠道,这一点已经被国内外一系列调查所证实。然而,如果我们欠缺必要的科学素养和媒介素养,那么未经证实的信息就有可能经过我们的转发而被放大,传播和扩散。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媒体应该承担起传播科学、弘扬正能量的责任,毕竟,公众几乎都是通过媒介才获得相关信息的。正因为此,科学传播和科普工作者们才多次呼吁,媒体应该与科学界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打破科学与媒体之间的障碍,建立起顺畅的科学传播链条。

  针对此次因“民科”而引发的反思和追问,笔者以为,我们不应该纠结于媒体是否欠一个道歉,而应该更多地将目光聚焦于如何改变这种状况,进而避免以后继续出现类似的事情上。

  在此次“民科”刷屏事件中,笔者觉得,科学家、媒体和公众都应该进行反思。譬如,科学共同体的科学传播是否充分并且及时?媒体是否坚守了科学报道的准则、是否过多地带有某些感情色彩?公众是否应该对信息有所甄别、更加理性地看待科学?唯有如此,科学传播才能更顺畅。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