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科教天地-正文
推动职业教育转型发展
刘磊//m.auribault.com2014-05-13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到:更多

  

    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伴随着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与之相适应的是劳动力结构的提升。人的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能否改变农村转移劳动力技能低下的状况,就成为决定城镇化成败的关键。让新移居城镇的居民在职业能力上适应城镇化,进而推动城镇化,才能真正提升城镇化质量。我国职业教育应适应新型城镇化的要求,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办学定位服务化。职业教育应服务于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发展。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区域社会结构也在发生变化。职业教育应适应这种变化,建立专业创新机制,将核心专业群的优化与产业结构升级、区域社会需求有机结合起来,有效利用教育资源,提高办学的社会效益,履行好职业教育的职责使命。

    人才培养模式差异化。积极探索差异化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以专业特色化为导向,推进特色专业为主流的课程体系改革;以教师行业化为导向,建设以行业企业技术专家为骨干的师资队伍;以学员岗位化为导向,按照工作模块内容和岗位任职要求细分学员队伍;以环境真实化为导向,建设真实教学环境,把真实项目嵌入教学环节;以考核市场化为导向,建设符合市场需求的考核标准体系;以技能多样化为导向,建立多技能教学链。

    办学机制多区域、多层次、一体化。多区域是指以校园本部课堂教学为主体,以校外社区街道、企业等面向社会、接近居民的教学点为补充,构建多区域教学点,探索社区教育模式。多层次是指建立多层次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体系,服务于城镇化进程中社会对不同教育程度劳动者的需求。一体化是指职业教育应突出“人人都是职业教育对象”的大教育观和终身教育理念,拓宽职业教育升学通道;建立职业技能和职业资格统一认证系统,积极推进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制度建设。建立社区学院、短期培训、职业资格证书、职称与职业学历教育的学分互认系统,制定职业教育院校与研究型高等教育携手计划。强化与学术研究型高等教育的交流,通过取优补差提高教学水平,改善教师素质,增强办学实力,形成富有活力、全面贯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发展方向国际化。走国际化的全方位发展道路包括两条途径:一是“引进来”。合理引入国际先进职业教育理念,立法保障职业教育的实施,拓宽职业教育经费来源渠道。国内职业院校可以参照国外先进的课程体系、评价标准及原版教材,从国外引进优秀职业教育教师,加强师资培训,更新观念、拓宽思路,提高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国际化水平。二是“推出去”。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不断上升的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的经济实力、快速发展的高等教育和宽广的发展平台,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华留学、就业。职业教育可以开设具有我国本土特色的专业和具有民族传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类课程,吸引国外学员学习我国的民族传统文化。(作者为北京北大方正软件职业技术学院院长)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