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时政撷英-正文
向深化改革要动力
钟经文//m.auribault.com2014-03-03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到:更多

  

  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在一次会议上特别指出,要以抓落实为推进改革的重点,把工作要点、确定的任务逐项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和时间进度,真抓实干,蹄疾步稳,务求实效。这是一个新的要求,也是紧迫的任务。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许多有利条件和良好机遇,同时又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状况,不仅累积的矛盾和问题多,而且相互牵扯,有的领域还出现了一些新情况。面对这种少有的复杂局面,如何进一步增强我国经济的内生动力和活力,唯有快马加鞭推进改革。改革攻坚战形势逼人,深化改革时不我待,对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形势特别是改革的紧迫性,我们一定要有新的认识。

  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轮改革紧锣密鼓,催人奋进。三中全会的召开,更是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短短三个多月时间,各地区各部门迅速掀起学习贯彻三中全会精神的热潮,改革的热情进一步高涨,紧紧围绕中央确定的改革路线图、时间表和施工方案,狠抓落实。据有关方面初步统计,三中全会部署的60项改革任务,目前至少有31项开始启动,其中有些事项还推进比较快。

  贯彻落实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任重而道远。必须强调的是,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既不能急功近利、一哄而上,又要防止徒陈空文、等待观望、裹足不前。为了确保三中全会精神的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进一步强化责任、明确分工,找准工作着力点,提出可检验的成果形式和时间进度安排。按照这一要求,眼下十分有必要抓紧建立“改革责任机制”。对于中央重大改革部署的落实情况,各地区各部门都应制定具体的督查计划,加大督查力度,着力解决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问题,确保政令畅通。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掀起学习贯彻三中全会精神的热潮,既要认真学习、深刻理解、准确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要义,又要联系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联系国内外环境的变化,全面认识改革的新形势新任务。

  二

  我国的改革发展与国际环境紧密相联。今年以来,世界经济总体朝好的方向发展,并有望出现温和回升。据世界银行的报告预测,2014年全球经济增速将从2013年的2.4%上升到3.2%,发达国家经济增速将从去年的1.3%上升到2.2%。

  世界经济温和回升有利于改善我国外部经济环境和外需状况,但也要看到,由于近些年我国外贸出口占发达国家市场份额逐渐缩减、劳动密集型产品和工业制成品占国际市场份额呈下降趋势,今年的外贸出口难以明显地高于去年,一般预计仍将维持在8%左右的较低水平。

  越是外部环境复杂、外需不足,我们越是要扩大内需,加快改革步伐、向深化改革要动力。一方面,只有加快推进企业改革特别是外贸企业改革,以及通过推进财税、金融体制等方面的改革来改善企业经营环境,才能激发企业活力,而这种活力必将转换成为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形成出口竞争新优势。另一方面,近些年我们扩大国内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明显地受到了体制上的许多制约。只有通过加快改革来解决相关体制问题,才能将巨大的内需潜力挖出来,使其成为国民经济平稳增长的“压舱石”、“顶梁柱”。

  2014年国内投资、消费的增长都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在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中,制造业占34%,房地产占25%,基础设施占21%,三者合计占比达到80%。从过去5年投资结构看,制造业投资增长已连续两年大幅下降。眼下,受产能过剩、利润偏低、终端需求不振等因素影响,制造业投资增长总体趋缓。由于房地产市场区域格局日益分化,不少城市库存较高,三四线城市供给已相对过剩,房价波动较大,所以今年房地产投资增长也是趋于下降。此外,往年占比例较大的基础设施投资,在目前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很大、税收和土地收入增幅下降的情况下,亦难以维持较高水平。专家们据此预测,2014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左右,对拉动经济增长的贡献可能略有下降。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只有加快推进财税金融改革,才能切实改变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成本高、税费负担重的状况,促进企业投资较快增长,有效扩大投资需求。

  在消费方面,由于近年来电子商务、信息网络、小额贷款服务等不断完善,信息、文化、教育、健康等消费热点不断涌现,再加之我国居民消费刚性较大、就业形势总体平稳、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基本稳定,因此,一般预计今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长11%左右。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商品房销售前景不乐观,与住宅相关的装修、建材、家电、家具等消费将会受到抑制。同时,集团消费下降形成的缺口、企业效益不佳、股市持续低迷、结构性就业困难,等等,都会直接影响消费增长。为此,只有大力推进分配等领域的配套改革,加快形成居民现金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正常增长机制,显著提升城乡居民消费能力,才能有效扩大消费需求,为经济增长提供持久强劲的动力。

  进一步看,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特别是抢抓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先机,也都迫切需要加快改革步伐。实践一再证明,只有大力减少和纠正用行政手段包揽科技创新活动的做法,在研发方向、资源配置和经费使用、项目评审、成果评价和推广应用等各个环节让市场“说话”,才能充分激发各类主体参与创新活动的积极性,才能让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在市场的“沃土”中不断结出累累硕果。

  三

  加快改革步伐、向深化改革要动力,当前最重要的是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和部署上来,形成推进改革的强大合力。要通过深入学习进一步凝聚改革共识,充分领会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要在深入学习领会中进一步增强进取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和紧迫意识,不断提高改革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此外,还要在深入学习贯彻中下细功夫、苦功夫、深功夫,防止误读念歪改革举措。

  加快改革步伐、向深化改革要动力,关键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这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核心问题和战略制高点。现在中央政府放权很快,接下来各级地方政府也要把不该管的微观事项坚决放给市场、交给社会。对中央放的权,地方不能截留,更不能假放、空放、明放暗不放。各级政府在简政放权、转变职能的同时,还要把“该管的事情管起来”,一方面通过深化改革,加快提高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程度,理顺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从而在制度上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另一方面还要在减少事先审批的基础上,当好市场监管、宏观调控的角色,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规范监管行为,严格依法行政,把各种矛盾的处理纳入法治轨道,维护经济社会的秩序和稳定。

  加快改革步伐、向深化改革要动力,就要以改革统领全局,把改革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各环节,落实到各项工作当中去,尤其要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实质进展,以改革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全面深化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要求前所未有,各项改革必须统筹谋划,不能各自为政打乱仗,或是畸轻畸重。现在中央已经成立了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各地区各部门都要按照中央的部署加快推进改革。对方向明、见效快的改革,不能一看二等,要果断实施;对涉及面广,需要中央决策的改革,要加快研究方案、制定策略、适时推进;对认识还不深入但又必须推进的改革,要大胆探索、试点先行,充分发挥改革试点的“侦察兵”作用,找出规律、凝聚共识,为全面推开积累经验、创造条件。

  加快改革步伐、向深化改革要动力,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改革开放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调动人民参与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引导群众知晓自身利益所在,让广大人民成为改革的推动者而不是改革结果的被动接受者;要充分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激发人民的创造热情,鼓励地方、基层和群众大胆探索、大胆试验,把自上而下的改革和自下而上的改革结合起来;要汲取人民群众的政治智慧,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广泛听取群众意见,虚心向基层请教,让每一份改革方案都广泛集中民智;要把人民满意作为衡量改革的标准,努力使改革符合客观实际、经得起群众检验。

  在纷繁复杂的各项改革工作中,只要我们始终牢记“人民利益至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符合大多数人的共同利益,就一定能够赢得最广泛的支持、获得最长久的动力,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创造更加辉煌的中国时代!

  (本报略有删节)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