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短信诈骗关键要有“杀手锏”
和法堡
//m.auribault.com2016-02-17来源: 中工网—《劳动午报》分享到: | 更多 |
近日,鄂尔多斯市一些手机用户收到了假冒工商银行95588群发的短信,短信内容大多为“尊敬的客户:我行现开展个人信息核实认证,请登录手机网认证,未核实账户将于今日24点冻结,给您带来不便敬请谅解。”对此,鄂尔多斯警方提醒,要提高警惕,以防上当受骗。(2月16日《北方新报》)
近年来,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发展,一些骗子的骗术也在“与时俱进”。据了解,骗子是用网络改号软件,将短信显示的号码改为“95588”,利用钓鱼网站窃取银行卡号和密码,进而盗刷银行卡。然而,由于不少人对短信诈骗知之甚少,防范意识还比较淡,使骗术屡屡得逞。而一旦发现自己卡里的钱“不翼而飞”,除了后悔莫及,便是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
毋庸讳言,无论是基于保护民众的合法权益来考量,还是从道德、法律层面来讲,任何一种诈骗行为都是不能容忍的,必须依法严惩。遗憾的是,针对短信等诈骗,有关部门总是习惯于提醒民众要提高警惕。当然,这种提醒是善意的,但仅有提醒还不够。如果说民众保持警觉是防范,那么执法者的打击才是“杀手锏”。
不可否认,当下一些犯罪分子会玩“高科技”,无形中增加了破案难度,但这绝不是敷衍塞责的理由。也就是说,不让民众掉入短信诈骗陷阱,执法部门提醒民众提高警惕是必要的,但最有效的途径还是执法者要重拳出击,实行无缝监管,对任何一种诈骗行为做到发现一起,严查一起,曝光一起,让不法分子付出沉重代价。只有这样,方能铲除骗子滋生的土壤,保障民众的合法权益。
编辑:周文
梁江涛:遏制PM2.5“逞凶”才是最关键的 2011-12-08 |
民生视点:“周立波短信中奖”幽了谁一默? 2012-12-17 |
“周立波短信中奖”幽了谁一默? 2012-12-17 |
吴睿鸫:4.1亿最大罚单难掩环保法规孱弱 2014-06-19 |
瞿方业:彻查安全隐患须动“杀手锏” 2014-06-20 |
陈庆贵:可理解治霾难,不能接受“军令状”... 2015-03-17 |
郑端端:“雾霾军令状”还需问责利剑保驾 2015-03-18 |
汤嘉琛:防骗技术升级要“道高一丈” 2015-07-24 |
郑端端:环保官员不该是随意抛却的治污祭品 2015-08-05 |
顾一娴:“开罚单”是治污必要手段而非治本... 2015-08-12 |
关于中工网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957号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 京ICP备11015995号-1 |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 京ICP备11015995号-1 |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