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 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超能英雄”背后的助梦者——记香港首位“中国最美教师”谭蕴华
//m.auribault.com 2017-09-18 来源: 新华社
分享到: 更多

  新华社香港9月18日电(郜婕 胡碧霞)走进香港首名“中国最美教师”入选者谭蕴华任教的香港红十字会玛嘉烈戴麟趾学校,立即能够发现这所学校不同寻常之处:教学楼不高,配有宽敞电梯和无障碍坡道,走廊墙上安装着扶手,教室外排列着轮椅和助行器。

  在这所特殊学校里,谭蕴华的主要工作是教授学生中文。这里的学生因各种疾病而患肢体、听力、视觉、智力等障碍,学习过程面临不少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不要说掌握复杂汉字结构或背诵课文,就连稳稳握住笔这样简单的动作,对他们中的不少人而言都不是易事。

  为帮助学生克服中文学习困难,谭蕴华想了不少办法。她自创数十首口诀歌,帮助学生记忆笔画繁多的汉字;根据学生能力调整教材并配上生动插图,便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针对形近字等学习难点,编写故事配图的专门教材。

  相比普通学生,这里学生常常面临着“退步”。“大部分同学的病情在不断加重,身体机能在不断退化。我在教学过程中经常遇到一些同学从单手能握笔,到只剩手指关节可以动,甚至只有手指头有知觉。”谭蕴华说,这种情况下,她更看重的是学生“还能做到的部分”,尽量尝试把不同的学习经历和生命体验带给他们。

  今年教师节,在中央电视台“寻找最美教师”年度评选中,谭蕴华入选“中国最美教师”,成为香港首名获此称号的教师。

  谭蕴华说,相比个人荣誉,获此称号的更大意义在于,她可以在一个更大平台上讲述接受特殊教育的学生的故事,与内地特殊教育工作者交流心得,转变社会对这些学生的固有看法。

  “我好希望有一天人们对特教学生的想法可以改变,不再用‘残疾’这类单一标签,而是以‘另类天赋’‘多元人才’等名词形容他们;不要看他们做不到的一面,而是看他们能做到的一面。”

  访谈过程中,谭蕴华提及最多的也是学生发挥自身所长的“成功故事”:患肌肉萎缩症、只剩十个手指能活动的摩菲亚即将出版个人第三部绘本作品;脑麻痹患者花莉亚坚持练习书法一年多,已经可以用时常痉挛的右手写篆书;因患脑瘫而能力受影响的谭晓霞用自己做的手工艺品义卖筹款,帮助其他有需要的人;弱视患者邓?淇没有因病放弃成为专业配音员的梦想,已经获得工作机会……

  这些“成功故事”背后,都有谭蕴华多方奔走帮助学生实现梦想的努力。她也把“看到很多学生实现梦想,完成他们很想做的事”视为自己从教20年来最感到开心的事。

  说起帮助学生实现梦想,谭蕴华反复提及“时间不等人”,这一紧迫感源于多年前一名学生的突然离世。谭蕴华回忆,这名患有黏多糖症的学生对中文写作很有想法,与她的关系也很密切。他在暑假期间突然离世后,谭蕴华花了很长时间收拾心情。“那一年我真的感到时间不等人。我的这群学生学东西慢,所以我更要抓紧时间,帮他们做到他们想做的事。”

  学生摩菲亚出版绘本是谭蕴华逢人必讲的故事之一。她说,摩菲亚最想做的事是通过故事和图画,把“即使我是一个轮椅人,我也可以帮助他人”的讯息传递给社会。为了实现这个心愿,摩菲亚钻研电脑绘图技术,谭蕴华则帮他争取各种学习资源和慈善团体资助,终于让他的绘本得以出版。

  在摩菲亚的作品《超能英雄之人间望远镜》中,主人公菲亚是一个须以轮椅代步的平凡男孩。他的“超能”之处在于,面对同学的嘲笑,他没有丧失自信,仍然乐于助人;伤病恶化、生命进入倒计时,他更积极地尽力帮助身边的人。故事的最后,菲亚死了,却在天堂获得一副“人间望远镜”并从中看到“大家都在帮助有需要的人,没有忘记他”。

  谭蕴华教过的100多名学生中,不少与摩菲亚一样,从6岁入读小学班到如今升读中学班,与她相处超过10年。多年相处中,谭蕴华看到这些学生克服重重困难坚持追梦的毅力,把他们视为“超能英雄”甚至“人生导师”。

  “当我自己面对困难时,我就会回过头来想这些同学在面对生活与身体多重困难时的不放弃与毅力。和他们对比,我面对的困难真的很小。所以回顾这20年,我经常觉得是他们让我成长。”谭蕴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