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2001年林荫宇与老伴林克欢探亲台大宿舍前
林荫宇在排戏中
《晚安,妈妈》剧照 李晏 摄
1965年大学毕业照
晚上九点,鼓楼西剧场的《晚安,妈妈》演出结束,在如潮的掌声中,工作人员上台介绍演员:“饰演塞尔玛的是国家一级导演、演员林荫宇老师。”听闻此话,一头华发的“塞尔玛”忙乐呵呵地更正:“业余的,业余演员林荫宇。”然后向观众深深鞠上一躬。
“2003年的时候我要拄拐走路,现在我快75岁了,还能站在台上演戏,我觉得自己特别了不起。”说起这,顶着资深戏剧教育家、导演艺术家与“业余演员”三重头衔的林荫宇,笑得非常满足。
1.
不把我当人看,我更要活出人样来
“红色”,是林荫宇童年印象的基调。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的林荫宇天真烂漫,家里住着洋房,有两个佣人,每天放学回家就有下午点心吃。在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任副经理的父亲,曾给过她一个短暂的幸福童年。幸福的女孩看见路边站着捐款箱,就把母亲给的零花钱统统投进去——给国家买飞机大炮抗美援朝用。
1957年,父亲因为说了“共产党员事半功倍,非共产党员事倍功半”,被划为右派,下放到崇明农场去劳改,家里的洋房也只留下来两间屋子。林荫宇开始承担起家中的许多杂务,她的双手再也不是白白嫩嫩的了,指缝里常残留着洗不净的黑色,那是她趴在地上从煤筐里往外抠煤球时弄的。“我母亲多年以后回忆起来,说看见我背着大书包,一手抱着妹妹,一手撑着很重的木柄油纸伞走出弄堂,那个背影让她心里特别酸。”
林荫宇的母亲是位顶要强的女性,她要求自己的子女,不可以在别人面前打哈欠,显得萎靡不振,林荫宇至今仍保持着这个习惯。她在学校的成绩一直很优秀,闲暇时还会去街道图书馆读书——《简·爱》、古希腊神话、乌拉尔山民间传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古丽亚的道路》、《陶威尔教授的头颅》……深深地吸引着她。
身为“右派”子女,她的包袱是沉重的。那天一早,林荫宇刚推开教室的门,黑板上的一行大字便映入眼帘:“祝贺张梅芳(化名)入团!”那一刻,是少年初识愁滋味。“她三门功课不及格都可以入团,我门门功课都五分却入不了团,右派的女儿再努力都无济于事吗?不把我们当人看,那我们一定要活得像个人样。”少年林荫宇的梦想是成为战地记者,她一直为此默默努力,期待着高考志愿上填写“人民大学新闻系”的那一刻。1960年,三大艺术院校到林荫宇所在的中学来招生,在老师们的极力劝说下,林荫宇懵懵懂懂报考了中央戏剧学院。初试时林荫宇正患着麦粒肿,只好以“独眼龙”的形象赶去演小品。因被母亲批评说构思没有政治性,便泄了气没去看榜单。后来被好心的同学叫去考笔试,误入电影学院的考场写了一篇影评。复试的那天她又睡过了头,最后追到了老师的宿舍楼下单独完成了面试。就这样,一场无心插柳又阴差阳错的艺考,把林荫宇送进了中央戏剧学院的大门。
一年后的盛夏,从中戏放假回家的林荫宇,在母亲的口中得知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原来中学的老师们心里很清楚,以林荫宇的家庭出身,报考人大肯定是无法通过政审的,老师们为了让这个品学兼优的好孩子能有个出路,便一面力劝林荫宇报考中戏,一面又向中戏力荐林荫宇,这才把她推进了大学的校园。这个迟来的真相让林荫宇的心中五味杂陈,有感恩之甜,也有不平之苦,命运的锤炼让她更加坚定:“要活出个人样来!”
莫迪亚诺:从不肯在时髦的热闹场合抛头露面... | 2014-11-03 |
李易峰:喜欢穷追不舍的女生(图) | 2014-11-03 |
泰勒·斯威夫特 纳什维尔少女的崛起 | 2014-11-03 |
刘小玲:把奉献当成习惯的“美丽主席” | 2014-11-03 |
许晴穿白色连衣裙亲吻小女孩 画面唯美梦幻... | 2014-11-03 |
报告文学《香炉》全景展示干部好榜样谷文昌 | 2014-11-03 |
游本昌何冰为“金刺猬”颁奖 18台剧目聚... | 2014-11-03 |
法斯宾德:电影内外都放浪形骸(图) | 2014-11-03 |
法斯宾德:电影内外都放浪形骸 | 2014-11-03 |
75岁林荫宇主演《晚安,妈妈》 | 2014-11-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