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制冰师的冬奥梦(我和我的祖国)-中工新闻-中工网
首页 学习 时政 看点 工事 全总 工会 评论 权益 视频 财经 企业 就业 民生 国际 军事 理论 汽车 健康 人物 书画 摄影 旅行 文化 公益 教育 娱乐 体育

中工新闻

神州

一名制冰师的冬奥梦(我和我的祖国)

2019-07-04 08:46:38 人民日报

  提到“2022”,你会想到什么?我的第一反应是:北京冬奥会!

  我在首钢工作22年了,干过轧钢工、维检工、焊工。2016年,冬奥组委进驻首钢园,保障冬奥成了我们的首要任务。随着冬奥会进入“北京时间”,我自己竟也成了一名“制冰师”!

  有人或许会说:制冰有什么难的?说实话,还真不简单。制冰对水温、洁净度、pH值等指标都有严格要求,不同比赛项目对冰的软硬、薄厚和温度要求也不尽相同。湿度大了,房顶会滴水;温度高了,冰面会有水……要想制成合格的冰场,得下一番功夫。

  在练习制冰的3个月里,我周末从没休过假,每天都在体育馆待上十几个小时,一遍又一遍地练习制冰。负责冰壶馆作业的是加拿大顶级制冰师吉米。世界顶级的制冰师不超过20人,中国人未能跻身其中。我暗自下定决心:外国人行,我们中国人也一定行!

  冰壶赛道制冰是所有项目中难度最大的。赛道表面并不光滑,而是有一层叫作“冰点”的小凸起。制作冰点的过程被称为“打点”,技术难度极高,从头到尾打一次点用时45秒,慢了不行,快了也不行。

  但现实情况是,我根本没有机会上冰。没办法,我只好借来“打点”壶,等夜深人静时,到首钢院子里的马路上练习,把非机动车与机动车道的分界线当成赛道中线,摸索“打点”技巧。背着40多斤的“打点”壶,我成了夜里的“独行侠”。苦练了将近2个月,打点路线约150公里,右臂明显比左臂粗了一圈,才终于找到了感觉!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吉米有一天临时安排我上冰“打点”,凭着在马路上练习的经验,我竟然一次成功了!吉米吃惊地连说了好几个“太棒了”。他当场决定,从那天起,我可以正式上冰作业了!

  为了能和国际一流制冰大师更好交流,学到最先进的制冰技术,我努力学习英语。我相信,凭着中国工匠的韧劲儿,我会做得更好,为保障冬奥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办好北京冬奥会,是我们国家的一件大事。作为新时代的产业工人,我从未如此真切地感受到,自己和国家发展、国家大事之间有着这样紧密的联系。

  曾经有人问我:你有梦想吗?我有,那就是到2022年北京冬奥会时,我能以中国制冰师的身份,全力保障冬奥赛场。

  我是刘博强,我是一名中国制冰师。

  (“时代新人说——我和祖国共成长”演讲大赛“劳动筑梦”全国职工演讲比赛演讲稿摘登,作者为首钢园运动中心运营管理有限公司职工刘博强)

编辑: 刘云

相关阅读

高清图片

图片

图解

排行

专题

  • 专题

    习近平出席G20大阪峰会

  • 专题

    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发布特赦令

  • 专题

    “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网络活动

  • 专题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 专题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