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科教天地-正文
大学校训研究开山之作
陈学飞//m.auribault.com2014-02-17来源:大众日报
分享到:更多

  

  现代大学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多方面的因素,既需要领先的学科、现代化的教学与科研设施,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和高质量的生源,更需要先进的教育理念、校园精神和管理水平。如果忽视大学校园软环境的建设,忽视大学精神的培育,忽视对大学使命和大学理念的深层次思考,大学就难以发展,更遑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大学软环境,是指一所大学的整体精神风貌和内在品质,包括大学的办学理念、教育宗旨、文化传统、校风、校训等,而大学校训则是大学软环境的一个集中而凝练的表达。

  临沂大学前校长韩延明教授与其研究生徐愫芬所著的《大学校训论析》(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年8月版),可谓大学校训研究的一部开山之作。这部“历时六年、七易其稿”的学术研究成果,不仅对古今中外的大学校训进行了翔实梳理和精到解读,并且构建了系统的大学校训分析与建设框架,读后使人深受教益和启迪。

  著者在深刻阐释大学校训和相关概念的基本内涵及各概念之间相互关系的基础上,首次给出了“校训”的明确界定:“校训,是指学校确定的对全体师生员工具有指向和激励意义的、体现学校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的高度凝练的词语或名言。”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潘懋元先生在为该书所作《序》中充分肯定了这一“界定”,认为“这就清晰地概括了‘校训’的本质内涵及其所体现的价值和所表现的形式”。

  著者清晰梳理了我国大学校训的发展历史,具体分析了我国大学校训的产生方式,系统阐述了我国大学校训中蕴涵的基本理念,深入考察了我国大学校训当下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并且明确提出了构建、改善、优化和提升我国大学校训的意见建议。内容丰富,条理明晰,深挖细索,前后呼应,引导我们领略了大学百花园的深邃与芬芳。

  细读这本著作,发现其难能可贵的一点。著者在研究中特别提倡知行合一,非常关注校训文化、校训教育和校训实践。首先,建设校训文化。校训文化是大学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凝聚、规范、导向和引领功能。其次,倡导校训教育,要在校园文化活动和人文素质课程中渗透校训教育,通过学习校训、认知校训、宣传校训而弘扬校训。再次,推进校训实践。“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大学校训不能只是静态的话语表达,不能只是印在文件中、刻在石碑上、说在口头上,更重要的是付诸实践。只有扎实践行校训,才能达到以校训引导学校办学方向、以校训指导师生价值追求的目的。

  (作者系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